单Cmet靶点药物INC280Cap
写在前面本说明旨在整理和更新INC在非小细胞肺癌医治中的运用数据、副作用情况及其处理。由于INC目前仍未上市,整理此类药物使用的说明远比翻译和说明书更加复杂。为严谨起见,本说明中的全部数据均提供文献出处,患者可根据需要进一步查询;副作用处理方法除经患者普遍运用有效的验方外,均有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核心期刊文献支持。但严重副作用及其处理均务必在临床医师指点下进行。
INC/INCB
上述代码为药物临床试验阶段所使用代码,通用名为:Capmatinib
1.主要靶点
C-Met(单一靶点)
2.适应症和用处
本药物目前最高临床阶段为临床试验2期,还没有经药物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适应症。既往临床试验获得阳性结果(肿瘤控制或减缓)的疾病包括C-met依赖型的黑色素瘤,伴随C-Met扩增的结直肠癌,胰腺癌,卵巢癌,肝细胞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3+或2+且基因拷贝数≥5)等实体瘤。
3.剂量
单药:一期临床(NCT)肯定推荐剂量为单药mgbid(逐日两次);联药:2期临床(NCT)推荐联合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mgqd)时用量为mgbid(逐日两次)。
4.给药方法
避免与食品同服,即药前2小时、服药后1小时内不要进食。延续用药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没法耐受的不良反应。
5.不良反应及处理
常见不良反应
INC的逐日一次(qd)使用风险从mg-mg递增,而逐日两次(bid)风险从mg-mg递增。常见联合用药方法下副作用数据见下表:
不良反应处理
注:本段中不良反应处理方案中,除经患者普遍运用有效的验方外,均有临床医学和护理学核心期刊文献支持。严重副作用及其应对应在临床医师指点下进行。a.甲沟炎。甲沟炎即指甲板两侧与皮肤皱褶结合部的化脓性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指(趾)部感染性疾病之一。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预防甲沟炎,可修剪指甲,避免甲缘嵌入甲沟。甲沟炎初期局部消炎处理,可以控制感染。通常可单独或联合采取以下措施:1)用3%碘伏反复涂抹患处;2)用头孢类或左氧氟沙星药物粉(可将药片研磨成粉)敷于患处;3)百多邦(莫比罗星软膏)、达维邦(环丙沙星)或立思汀(夫西地酸)外涂患处;4)短波紫外线或红外线照耀理疗;4)口服抗生素(请注意排查过敏史),如: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抗菌谱与磺胺类类似)、阿莫西林等。控制不当的甲沟炎构成脓肿后,必须切开引流,必要时拔除指甲。
b.腹泻。腹泻是靶向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对产生延长的2级腹泻(延续擅长48小时)及3级腹泻患者,应暂停靶向药物给药或下降剂量,直至腹泻减缓至1级或更低。
腹泻是靶向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对产生延长的2级腹泻(延续擅长48小时)及3级腹泻患者,应暂停靶向药物给药或下降剂量,直至腹泻减缓至1级或更低。可服用止泻剂。如腹泻≤3次/日,给予肠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蒙脱石散);如腹泻3次/日,则口服易蒙停(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同时适当补液,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由于NSCLS晚期患者身体虚弱,腹泻时应注意保护患者,避免晕倒等不良后果,还要保护肛周皮肤,于排便时温水冲洗和氧化锌软膏外涂。若腹泻严重,应积极排除伪膜性肠炎的可能。如伴随呕吐、消化道出血、少尿、无尿乃至休克时,应及时就诊,以防脱水产生肾损伤。腹泻期间,避免过食或进食不容易消化的食品,和易产生气体的食品(如豆浆,乳糖不耐受患者应避免摄取乳制品,亦不要在药物中添加乳糖)。可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美常安)等益生菌,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
c.乏力。乏力是靶向医治最常发生的不良反应之一,缘由复杂,对乏力的医治还没有普遍的临床共鸣。
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乏力,应首先排除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抑郁、睡眠障碍、疼痛等缘由。适度休息,补充营养,富含Omega-6的食品有助于减缓乏力。
d.皮疹。
局部给予外搽炉甘石洗剂和喜疗妥软膏;中度皮疹(广泛但无继发感染)使用苯海拉明软膏或红霉素软膏可减轻症状,避免感染;可单独或联合使用2.5%的氢化可的松软膏、1%氯林可霉素凝胶涂抹患处,并联合口服多西环素;避免使用碱性皂液清洁皮肤,适当防晒。
e.食欲消退/恶心.
少食多餐,避免食用油腻食品;进食水份充足的流质、半流质食物可以改良食欲,并可遵医嘱服用醋酸甲地孕酮。伴随呕吐的患者应适当给予止吐药物医治,如甲氧氯普胺(胃复安)、HT3受体阻滞剂等。
f.转氨酶和/或胆红素升高。提示肝损伤,应遵医嘱服用保肝药物。
还没有重度肝损伤患者服用靶向药物的临床数据,因服用靶向药造成重度肝损伤的,应斟酌停药。常见的保肝药物包括解毒类药物谷胱甘肽(阿拓莫兰),促肝细胞再生类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抗炎类药物复方甘草酸苷(美能)和水飞蓟宾(水林佳)等,利胆类药物如熊去氧胆酸(优思弗)。
g.中性粒细胞减少。靶向药物造成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将致使免疫力下降。中性粒细胞数<0.5×/L的患者感染机会最大,若同时伴随单核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和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则感染更加严重。
可单独或联合采取以下方法减缓:1)鲨肝醇对骨髓功能较好的患者疗效较好;2)常见的促粒细胞生成药物包括维生素B6/B4、利血生、脱氧核苷酸等,但均缺少确切和持久的疗效。初治患者可选用1~2种,每4~6周更换一组,直到有效。若连续数月仍不见效则没必要继续使用。3)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疗效明确,可缩短病程。
i.低蛋白血症。即蛋白营养不良,为多种缘由致使的身体负氮平衡。
给予优良蛋白质(动物蛋白)营养支持,保证热量供给,有研究发现黄芪猪蹄汤可改良低蛋白血症患者营养状态。必要时遵医嘱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
j.外周性水肿。外周性水肿或药物性水肿,是某些药物致使体液代谢紊乱,体液潴留引发的全身或局部性肿胀。是服用INC的常见副作用之一。
药物相干的外周性水肿药物通常具有自限性,将INC减量或暂停给药后可逐步消弱。水肿期间应限制水和钠(如食盐)摄取,并可给予利尿剂;下肢水肿患者可抬高患肢以增进循环;严重水肿患者因皮肤张力高,容易破溃,应尽可能避免患处穿刺,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k.淀粉酶水平升高。血清淀粉酶升高通常提示胰腺功能损伤,但亦有研究显示肝肾功能伤害一样可引发血清淀粉酶水平升高。应进一步排查缘由,遵医嘱对症医治。
6.药代动力学
INC的半衰期为6.8小时,Cmax和AUC值与剂量成比例。mg组平均AUClast和Cmax分别为ng/mL和29ng*h/mL,相应中位Tmax1.9小时,平均表观末端半衰期3.1小时。
7.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试验未显示与吉非替尼存在药代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8.药物贮存
将INC放置于25°C以下干燥避光环境中。临时携带药物外出时允许温度范围为°C。-20°C可保存两年。
参考文献[1]
白癜风专科医院山东中科白癜风微博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