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指甲就像一个显像仪,藏着很多很多小秘密,通过观察指甲的外形、光泽、颜色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测出机体的健康状况。
大揭秘来了。。。。。
1
指甲表面凹凸不平
指甲甲板出现小凹窝,像顶针一样,又叫做顶针甲。少许的指甲凹窝可见于正常的宝宝,也可见于身体内钙质、蛋白质、硫元素的缺乏。密集的指甲凹窝可以见于银屑病(也就是“牛皮癣”)、湿疹等皮肤病患儿。应对方法:
1.体内钙质、蛋白质、硫元素等营养物质可以从蛋类、肉类、大蒜等食物中取得,建议患儿可经常食用。
2.银屑病和湿疹的主要表现是皮肤损害,而不仅仅是指甲的表现,需结合全身情况来看,医院诊疗。
2
甲板变得粗糙
宝宝指甲变得粗糙多是由于维生素B类缺乏或者甲床内真菌感染引起。宝宝长期以精制米等为主食,不吃粗粮,或因反复腹泻、呕吐等病引起维生素B吸收障碍;或长期反复感染、发热,本身代谢旺盛,造成孩子对维生素B需要量增加,但未及时添加,都可使维生素缺乏。若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除了指甲凹凸不平,还会变黄,增厚等,即俗称的“灰指甲”。应对方法:
1.对于维生素B类缺乏,家长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蔬菜和粗粮,尤其要改变宝宝挑食的习惯,让宝宝均衡营养。可增加蛋黄、动物肝脏、绿豆和深绿色蔬菜等的食用。
2.对于真菌感染导致的,医院专科诊疗。
3
指甲出现竖纹
若仅在甲面上出现隐约的1条条竖纹,但指甲色泽红润,家长则不用太担心,这个不是什么疾病的预示,多半是说明宝宝这段时间的休息不好,营养缺乏。
应对方法:
平时注意给宝宝合理搭配饮食,早睡觉,不熬夜。
4
指甲有白点或絮状白斑
甲面时不时出现小白点或者絮状的白斑,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生长速度快,生长不均匀,指甲上会出现小白点,小宝宝会常见到,属正常现象。
2.可由于受到挤压、碰撞引起损伤导致。
3.肠道蛔虫感染,指甲上确实会出现小白点,同时会伴有肚子痛、消瘦、磨牙等现象。
4.宝宝胃肠不适、贫血、营养不良等也可见到指甲白色斑点,医院完善检查以明确。
应对方法:
1.受伤所致的白点随着指甲向上生长会被剪掉,宝妈们不用过于担心,一般不用处理。
2.如确诊是由于营养不良或者缺乏微量元素引起,则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食补或药补。
3.若伴有消瘦、夜间磨牙、多汗等症状,不排除肠道蛔虫的可能,需至专科就诊。
5
指甲周围反复出现“倒刺”
指甲四周出现皮肤干燥,可见条刺状的突起,造成角质层和下面的皮肤分离,就会形成倒刺。宝宝喜欢探索世界,在摸摸碰碰的情况下,摩擦增多,出现倒刺的几率更大。
另外,由于营养不均衡,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或一些微量元素也可引起肌肤干燥,易长倒刺。若脱皮情况严重,可能是有免疫方面的疾病,如皮肌炎等。
应对方法:
1.出现倒刺不要直接用手撕扯,以免造成伤口流血甚至因感染导致甲沟炎。可用指甲刀小心剪去。
2.保持皮肤的湿润,防止干燥,可以给宝宝的小手涂上无刺激、含油分的婴幼儿护肤霜。
3.建议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4.皮肤干燥明显,倒刺反复不愈,伴见脱皮等,建议至专科就诊,排除免疫方面的疾病等。
说了这么多小秘密,怎么远离指甲异常呢,简单总结为:均衡饮食,营养充足,远离疾病。
图文/儿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