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老苗手打原创,拒绝侵权抄袭转载。
年肆虐的疫情为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纷纷戴上了口罩,对卫生习惯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对此有家长在社交媒体上表示:给孩子抹辣椒面都没治好的咬指甲坏习惯,万万没想到被疫情治好了,真的是出人意料。有很多网友看到后纷纷表示赞同,自己孩子也有同样的情况。
不得不说这位家长看问题的角度确实新奇,其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有咬指甲的坏习惯,平时看电视或者玩手机时,无意识地就会将指甲塞到嘴巴里咬了起来,不知不觉就把指甲啃秃,乃至出血发炎。
“咬指甲”的后果有多严重?爱“咬指甲”的娃逃不开的结局
在医学上孩子反复咬指甲的行为也被称为“咬指甲症”或者“咬指甲癖”,是很多人在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不良习惯,大多发生在孩子3-6岁时,绝大多数人随着年龄增加咬指甲的行为都会逐渐消失,而少数孩子会养成咬指甲的坏习惯,直到成年也无法轻易改正。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们对于孩子咬指甲的坏习惯一定要足够重视,这样的坏习惯对于孩子来说伤害很大,爱咬指甲的孩子往往逃不开以下这几种结局。
1.感染各种疾病
与成年人相比,孩子的身体免疫力本身就比较低,更容易受到各种病毒的侵害。而且孩子的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如果有咬指甲坏习惯的话很容易会“病从口入”,将手上的细菌带进体内,从而导致身体出现一些小问题,比如腹泻、发烧等等。
2.牙齿发育不齐
孩子正处在发育过程中的牙齿是比较脆弱的,孩子经常咬指甲很容易会对孩子的牙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使孩子出现牙齿发育不齐的情况,比如牙齿外暴、门牙缺角等等,而且孩子长期咬指甲还会进一步使面部肌肉和骨骼发生变化,对颜值造成较大的影响。
3.使指甲畸形
孩子经常咬指甲还会对指甲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造成指甲畸形。对甲床起到破坏作用,使指甲长期处在参差不齐的状态,久而久之使得甲面粗糙,没有正常指甲应有的光泽。甚至情况严重的话孩子的指甲长期处在流血发炎状态,还会患上甲沟炎,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感。
4.性格受到影响
很多时候孩子咬指甲很可能是经常焦虑、在某些方面不自信的表现,家长如果没有及时引导,长期处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孩子的性格很容易受到影响,养成自卑、孤僻内向的性格。尤其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咬指甲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是又控制不住时,难免会更加焦虑,对性格养成造成更大的影响。
改正孩子咬指甲的坏习惯,这3种方法值得一试
1.消除孩子的紧张焦虑情绪
针对由于情绪紧张焦虑而养成咬指甲习惯的孩子,家长要从源头入手,消除孩子的紧张焦虑情绪,考虑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态度存在某些问题,没有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舒适的成长环境,对此家长可以多与孩子进行沟通,把握好孩子的成长状态,采用适合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
2.为孩子养成好的卫生习惯
改正孩子咬指甲的习惯,家长还可以从孩子的卫生习惯养成方面入手,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而且在为孩子养成好的卫生习惯时,家长还可以通过让孩子认识到咬指甲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使孩子对自身咬指甲的行为产生厌恶感,也可以对改正孩子咬指甲的坏习惯起到积极作用。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由于孩子咬指甲的行为大多时候都是无意识的,所以家长在看到孩子有咬指甲的行为时可以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将手从嘴边放下来,去忙一些其他的事情。
老苗结语:
孩子有咬指甲的坏习惯不是小事,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类似情况一定要提起重视,帮助孩子改正,否则久而久之孩子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以上几种问题。而且如果家长发现自身难以彻底帮孩子改正咬指甲习惯时,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对孩子实施专业的治疗措施。
今日话题:你家孩子有咬指甲的习惯吗?
我是老苗——一名80后超级奶爸,医院里最扎眼的男性护士长,欢迎一起讨论孕育问题,也请你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