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是指(趾)甲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是细菌通过甲旁皮肤的微小破损侵袭至皮下并发生繁殖引起,临床表现为患处红、肿、疼痛,伴炎性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
造成甲沟炎原因有以下几种:
1、畸形趾甲:灰趾甲、肉包趾甲。
2、机械损伤:手指可由于撕剥肉刺,刀切伤,门挤伤等引起。足趾多由于踢足球碰撞、踩伤或被重物砸伤等,使足趾产生破损,影响到甲床或甲母细胞时趾甲也会出现畸形。
3、修剪趾甲不当:趾甲剪得太短,旁边的软组织因为没有趾甲覆盖就会向上长,结果趾甲长出来后就刺到软组织内,而形成嵌甲。
4、穿不合适的鞋子:不合适的鞋子如尖头皮鞋,前面太窄,会把足趾的软组织挤起来,时间久了就会形成嵌甲。有个别人有用牙咬指甲的坏习惯,因口腔细菌较多极易形成甲沟炎。
5、真菌感染。
甲沟炎该如何治疗
1、镇痛治疗:
手指、足趾对疼痛比较敏感,感染时组织水肿,内压增高,所以发病引起的疼痛剧烈,致使病人不能入睡,为缓解疼痛,应将患肢抬高,晚间用枕头垫高。必要时可给予镇痛药止痛。
2、保守治疗:
甲沟炎早期,指(趾)甲一侧轻度疼痛和红肿,此时可行保守治疗,给予局部理疗、外敷鱼石脂软膏或三黄散,也可用0.1%雷夫奴尔和70%酒精湿敷。最好是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扎隔离细菌,必要时口服抗生素。
3、手术治疗:
如果指(趾)甲经上述治疗后无好转,症状加重并且化脓,或有嵌甲及肉芽组织增生,则需要手术治疗。对保守治疗无效,症状加重并且化脓者,可在甲沟处作纵行切开引流;对嵌甲的要切除嵌入的部分指(趾)甲及甲沟肉芽组织;对脓液向指(趾)甲的另一侧或甲下蔓延,形成甲下脓肿,在甲下可见到黄白色的脓液,使该处指(趾)甲与甲床分离,甲下脓肿也可因为指(趾)头外伤导致外伤性出血瘀结并发感染所致,此时则需要拔除指(趾)甲,以利脓液排出。如果是脚趾头感染并慢性组织增生变形或肉芽组织生长,则需要拔甲并切除肉芽组织和整形。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甲床,拔甲时应用止血钳夹住一侧指(趾)甲后,用滚动的方法将指(趾)甲卷起,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甲床。只要甲床未受损,指(趾)甲在2~3个月就可再生。手术完成后,局部应给予油纱引流或外敷在拔甲后的甲床上,此时的油纱既可起引流作用,还可以起到止血作用,然后给予0.1%雷夫奴尔,最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加压包扎。
4、换药治疗:
(1)切开引流的患者:换药时应设法保持引流充分,如分泌物或坏死组织堵塞引流口时,可用等渗盐水冲洗和浸泡,必要时应考虑扩大或增加引流口。局部坏死组织要及时给予清创,用高效碘消毒,然后根据伤口给予纱条引流,如脓液较多且黏稠者可用油纱引流;如脓液少且稀薄者可用0.1%雷夫奴儿引流。无菌敷料覆盖后包扎。按时换药,直至痊愈。
(2)拔甲的患者:换药时揭敷料时动作要轻柔,如敷料创面粘连,可用生理盐水浸泡后再慢慢取下,以免损伤甲床组织,影响健康指(趾)甲的再生。拔甲后前3次换药,局部创面应给予凡士林油纱,以保护甲床,防止敷料与甲床粘连而损伤甲床组织,然后用无菌敷料覆盖包扎。以后换药可根据创面酌情考虑是否用油纱,按时换药,直至痊愈。
(3)分泌物不多,但感染无治愈趋势者:应拍X线片,发现骨髓炎或死骨形成则须做相应的处理。
局部制动:避免患肢下垂,减少肿胀。
药物应用:甲沟炎初期可口服或肌注抗生素,充分切开引流后不必再用抗生素。如有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或前臂蜂窝组织炎及慢性炎症者则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甲沟炎的预防及保健:
1、指(趾)甲不宜过短,尤其是脚大母趾甲修剪时前面需保留1-2mm,前面两个脚趾甲稍长一点,修剪稍平齐,如果两端修剪过短,穿鞋时挤压母趾前两个角容易破损,破损后感染是容易诱发甲沟炎。
2、如果发生甲部外伤、皮损、撕破,纤皮红肿时需及时消毒并用无菌纱布包扎隔离细菌。
3、穿鞋不宜过紧或过松,均容易挤压母趾甲前段,割伤甲边诱发甲沟炎。
4、脚部有真菌感染的患者需及时治疗。
来源:急诊科
编辑:院办
精彩热文回顾
牢记嘱托,汇巾帼之力,谱写妇幼保健事业新华章!
市二院上演生死时速!医护人员:你以性命相托,我怎能不全力以赴。
爱岗敬业助人为乐——我院举办年道德讲堂第五讲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