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的指甲虽然很软,但是“杀伤力”也很强,而且生长速度很快,稍微修剪不及时,宝宝就把自己抓成花脸,当妈妈的好不心疼,年龄小的宝宝还算听话,但是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每一次剪指甲不失为一次“战争”,既要跟宝宝斗智斗勇,还得注意自己的修剪方法有没有伤害到宝宝。剪指甲小事情大学问,到底怎样剪才是对宝宝有益无害的呢?
1.嵌甲:好多妈妈在给孩子剪指甲时总爱剪成圆弧状,这种指甲看起来比较好看但是脚趾甲容易往肉里长,医学上称这种现象为“嵌甲”。也就是趾甲嵌入了甲沟,引起肿胀、疼痛。
办法:这主要是由不正确的剪法引起的。给宝宝剪脚趾甲时要留白1mm,剪成方形(趾甲的顶端成直线形),而三角形、圆形(两头较短的弧形)都不是正确的形状。另外,趾甲的长度应超过足趾的皮肤。
2.倒刺:小朋友因拔倒刺感染的很多,缺少微量元素和手太干燥都有可能长出很多小倒刺。但是家长千万别轻易给宝宝补充微量元素。
感染后的手指头肿得像个小萝卜,根本不能碰!最后医院割开伤口,把脓挤出来,涂上药才慢慢好起来。想必妈妈们看到这里开始心戳戳了吧。
其实倒刺就是一种浅表的皮肤损伤,本身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就是因为徒手拔倒刺,会让伤口更深,引起继发细菌感染,很容易就会导致甲沟炎!
办法:
1.宝宝手上有了倒刺,强迫症的妈妈就像立马给拔下来。这种做法是极具风险的。正确做法是先用温水泡一下,待皮肤柔软后用干净的指甲刀剪去倒刺。然后用含维生素E的护手油按摩指甲及周边皮肤。
2.如果此时已经拔下倒刺了,不能只贴创可贴,同时用一些清洁杀菌作用的药水清理伤口,然后涂上抗生素药膏,重复4天左右就可以了。
3.宝宝的指甲长得比较快,多久剪一次合适呢?
小孩的指甲长得快,每10天大概会长1毫米的速度生长,如果不能及时剪短,不仅会藏污纳垢。导致宝宝“并从口入”,还可能因为宝宝无意识的乱抓,弄破自己娇嫩的皮肤。所以,根据指甲的生长速度,一般一周剪一次即可,如果发现指甲有劈裂,要随时修剪。虽然说幼儿指甲要及时修剪,不过一般建议,宝宝一周不要剪超过三次。
4.什么时候剪指甲
4个月-1岁: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逐渐自我意识和好奇心增强,妈妈剪指甲的时候宝宝可能会不太配合,妈妈可以待宝宝睡熟以后给宝宝剪,但妈妈动作一定要轻,不要把宝宝弄醒。
1-2岁: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睡觉没有那么沉,妈妈稍微一动ta,宝宝就来个大反转,甚至醒来,妈妈就不要晚上给宝宝剪指甲了,妈妈可以选宝宝安静玩耍或者吃奶的时候尝试去剪,如果宝宝不配合,妈妈可以尝试跟宝宝互动起来。
2-3岁: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基本已经能够理解妈妈所说的话,妈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宝宝剪指甲,告诉他为什么要把指甲剪掉,宝宝还是很愿意听妈妈的话的,但是妈妈切记不要硬来,两三岁的孩子正是叛逆期,硬来ta的逆反心理会加重。
5.怎么剪
a.选专用工具:给宝宝剪指甲时可以用婴儿专用指甲刀,这种指甲刀刀口是斜的,修剪时不会影响视线,顶部是钝头设计,万一宝宝不配合也不会被伤到。
b.挑对的时间:如果宝宝比较小可以在宝宝熟睡时,平躺放在床上再修剪;如果宝宝大一些时,可以跟宝宝商量着来,打消孩子的抵触心理,引导孩子剪指甲是一件非常伟大的卫生大事,获得宝宝配合后仔细的修剪。
c.找正确方法:剪指甲也有小窍门。使用指甲刀前先用热水或者打火机消毒,以免误伤宝宝发生感染;
可以在宝宝洗澡后或者用温水泡手后再剪,这时的指甲比较柔软,剪起来比较轻松;
修剪时可以从中间向两边开始剪,也可以顺着指甲从一边剪到另一边,无论什么样的剪法,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保证剪完后指甲是光滑平整的,同时确保指甲的边缘和甲床有1mm(毫米)的距离;
妈妈可以用手指肚轻轻划过指甲测试一下,剪的不平也会划伤宝宝。
6.轻微嵌甲怎么办:
如果宝宝的脚趾边缘处有轻微的红肿,肿胀,轻轻按压有疼痛感说明此时已有轻微甲嵌。可以将指甲稍稍留长,再修成正确形状,精细护理待恢复即可。甲沟炎和甲嵌都是修剪太深造成的,妈妈给宝宝修指甲时一定要掌握好长度,并不是越短越好,太短指甲起不到"盔甲”的作用,给手指带来伤害。
⊙文章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请与小编联系,小编收到信息后会在24小时内处理。
上海月嫂、育婴师培训(全国招生)
面对全国招生,考试合格,颁发国家承认全国通用的初级、中级、高级证书,在网上可以查询。毕业后推荐工作。月薪最低以上。要求:女,初中,年龄20-55周岁。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