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着哈喇子吮手指的样子应该是很多成人的童年记忆,可是没有想到宝宝吮手指、啃指甲还有这好处!
作者:协和伟哥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流着哈喇子吮手指的样子应该是很多成人的童年记忆,宝宝天生喜欢吮手指、啃指甲,可是这样的形象实在太晦暗,大人也会很苦恼,常常听到家长的厉声呵斥。的确,吮手指、啃指甲不仅影响仪表,还不卫生,容易引起感染。可是,宝宝吮手指就真的是百无是处吗?下面看看最新的研究怎么说?
吮手指降低过敏原致敏风险
最近发表在Pediatrics上的研究显示,有大约31%的1岁以上儿童有频繁的吮手指或啃指甲的习惯,这些孩子在13岁时和成年后的特应性致敏反应的发生风险明显降低。既有吮手指又有啃指甲习惯的孩子,发生特应性致敏的风险则更低。但该研究未发现吮手指或啃指甲与哮喘或干草热有关。
该研究通过父母报告孩子在5-11岁时是否有吮手指和啃指甲的习惯,分别在儿童13岁和32岁时,特应性致敏反应通过皮肤针刺实验确定,常规的过敏原皮肤针刺后,存在至少一种过敏原引起直径大于2cm的水疱则认为某一过敏原特应性致敏。通过校正性别和其他的混杂因素(如父母特应性致敏、母乳喂养、饲养宠物、居住环境、父母抽烟),分析儿童期吮手指、啃指甲与特应性致敏、哮喘和干草热的关系。
研究结果证实,在5-11岁之间有吮手指或啃指甲习惯的孩子,发生特应性致敏的风险较低,而且能持续到成年后,这种相关性不受混杂因素的影响。此外,该相关性存在剂量效应,因为啃指甲和吮手指都存在的孩子发生特应性致敏的风险更低。不过到底吮手指和啃指甲哪个更胜一筹,研究发现两者结果相似。
卫生假说
或许多数人会迷惑吮手指与过敏如何扯上关系,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就有学者斯特罗恩提出卫生假说,认为在儿童早期受到的感染越少,则日后发生过敏性疾病的机会愈大。生活在大家庭或有多个同胞的孩子,很少发生干草热。他解释这可能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不卫生接触导致了儿童早期的感染,预防了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生长在大家庭的孩子存在较大的更多的感染机会,促进了Th1型免疫反应,而感染机会较少的儿童则更容易发生Th2型免疫反应和高风险的特应性疾病。
儿童期吮手指和啃指甲的口腔习惯能够潜在的增加环境中微生物的暴露,导致更广泛的微生物进入机体,增加儿童微生物组的多样性。在卫生假说正确的前提下,可能解释了这种不卫生的习惯与过敏性反应减少之间的相关性。不过,由于不卫生的城市内环境反而增加了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抗生素也无法有效预防过敏性疾病,卫生假说目前仍存在争议。
另外也有研究发现,母亲通过自己口吮来“清洁”婴幼儿的奶嘴,孩子会更少发生哮喘和湿疹,研究者推测母亲口腔细菌通过这种方式传递给孩子,刺激了儿童的免疫反应,从而预防了特应性疾病。
那么就可以鼓励宝宝吮手指?
吮手指和啃指甲是儿童期常见的不良习惯,也常常会被家长制止。毕竟这种习惯不仅影响雅观,还容易导致细菌和寄生虫感染,诱发口腔疾病。很多的研究也建议阻止这种不良行为,因为有证据表明,这些不良习惯可能会引起牙齿咬合不正、牙龈损伤,还可能引起手指局部感染、甲沟炎、甲床分离。而如果在牙齿发育历程前停止吮手指行为,则牙齿咬合不正可能自发纠正。
因此,尽管研究显示吮手指、啃指甲有如此的好处,考虑到不良习惯可能诱发的其他口腔或消化道疾病,还是建议父母制止儿童吮手指和啃指甲的行为。
参考文献:
(1)LynchSJ,SearsMR,HancoxRJ.Thumb-Sucking,Nail-Biting,andAtopicSensitization,Asthma,andHayFever.Pediatrics.;(2):e0443.
(2)HesselmarB,etal.Pacifiercleaningpracticesandriskofallergydevelopment.Pediatrics.;(6).
医学界儿科频道投稿邮箱:yxj_ek
yxj.org.cn稿费:—0小编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黑龙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