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患者,无论病情轻重一律首选切除阑尾,已有上百年,且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普遍接受这一观点。近几年,这一观点受到了质疑。年2月,发表在《JAMASurg》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非复杂性急性阑尾炎患者,药物治疗者与手术者的长期生活质量(QOL)相似,但药物治疗后又手术者满意度稍差。
急性阑尾炎无论病情轻重首选切除阑尾已有百年▲▲▲一个多世纪以来,急性阑尾炎无论病情轻重,阑尾切除术一直都是标准治疗方法,同时其也是最常见的手术之一。
然而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急性阑尾炎可分为两大类:简单和复杂,这两类的病理生理学有所不同,或可区别对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随机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证据表明,抗生素治疗简单急性阑尾炎安全有效。近期一项为期5年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这一观点,即对于简单急性阑尾炎,抗生素治疗是阑尾切除术安全的替代治疗方法。此外,抗生素治疗可节约大量费用。
非复杂性急性阑尾炎的非手术治疗研究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患者偏好和满意度、QOL和联合决策等方面的重要性,也是刚刚才认识到。
此外,因信息的表述方式和构建方式对答案有实质性的影响,向简单急性阑尾炎患者无偏颇地提供所有治疗方案的信息,仍是一项挑战;在调查研究中,由于每个人的想象力千差万别,这种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非复杂性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满意度:药物治疗成功者与手术者无差别▲▲▲发表在《JAMASurg》上的该项研究,调查了对于非复杂性急性阑尾炎患者,抗菌药物治疗与阑尾切除术的患者满意度和QOL如何。
干预措施为开放式阑尾切除术vs静脉给予厄他培南(1g,每日1次,连续3天),随后口服左氧氟沙星(每日mg)和甲硝唑(每日3次,每次mg)7天。
这项研究是对比较了阑尾切除术vs抗菌药物的AppendicitisAcuta(APPAC)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的观察性随访,共纳入名CT证实为非复杂性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年龄为18~60岁,随机分配接受阑尾切除术([52%])或抗菌药物([49%])。
该研究于年11月~年6月开展;最后一次随访是年5月9日。年2月进行数据分析。
纳入的名患者中(阑尾切除术组:名[名男性(64%)],中位年龄为35岁;抗生素组:名[名男性(60%)],中位年龄为33岁),中位随访7年时,80%的患者(名)接受了电话随访;80%的患者(名)服用了抗菌药物,79%(名)接受了阑尾切除术。
名服用抗菌药物的患者,39%(81名)已经接受阑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与抗菌药物组患者的QOL相似(两组的中位健康指数值为1.0;95%CI0.86~1.0;P=0.96)。
接受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于接受抗菌药物的患者(阑尾切除术组:68%非常满意,21%满意,6%中立,4%不满意和1%非常不满意;抗菌药物组:53%非常满意,21%满意,13%中立,7%不满意和6%非常不满意;P<0.)。亚组分析发现,这种差异来自抗菌药物组中接受阑尾切除术的患者。
阑尾切除术患者与抗菌药物治疗成功患者的满意度无差异(累积风险比[COR]为7.8;95%CI0.5~1.3;P<0.36)。
与抗菌药物组中后来接受阑尾切除术的患者相比,阑尾切除术或抗菌药物治疗成功患者更满意(COR,7.7;95%CI,4.6~12.9;P<0.;COR,9.7;95%CI,5.4~15.3;P<0.)。
抗菌药物组中81名接受了阑尾切除术的患者,27名(33%)会再次选择抗菌药物作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因此,在该项分析中,对于非复杂性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切除术和抗菌药物治疗的长期QOL相似。抗菌药物组中后来接受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满意度,低于抗菌药物治疗成功者或接受阑尾切除术者。
寻找药物治疗失败的预测因素可优化首选治疗的选择▲▲▲QOL是衡量疾病负担的一个重要因素,其附加价值在于考虑患者的幸福感和对治疗的主观感受,但在患者短期负担较大的情况下,很难全面真实地衡量长期QOL。患者满意度和偏好则是综合评价不同有效治疗方案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该研究发现阑尾切除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抗生素组不足为奇,因为抗生素组的患者有一部分后来又接受了阑尾切除术,同一疾病接受了两次治疗。
当将抗生素治疗组中这些又阑尾切除术后患者作为第三组分别进行分析时,阑尾切除术或抗生素治疗成功患者比之更满意,但单纯使用抗生素组与阑尾切除术组之间没有差异。
因为,未来的研究应寻找潜在的预测因素,来降低抗生素治疗非复杂性阑尾炎的失败率和复发率,从而使优化急性阑尾炎首选治疗方案的选择。
(选题审校:应颖秋编辑:常路)
(本医院药剂科翟所迪教授及其团队选题并审校,环球医学资讯编辑完成。)
参考资料:
JAMASurg.Feb19.
QualityofLifeandPatientSatisfactionat7-YearFollow-upofAntibioticTherapyvsAppendectomyforUn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