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找厕所是病
40岁以上发病率11%
你身边有没有这种朋友,出去旅个游,随时随地都在找厕所,晚上还要起夜几次。如果是这样,你可能要提醒他注意,这可能不是单纯的身体虚,可能是患上了膀胱过度活动症。
医院专家介绍,该病的发病率不低,我国发病率6%,40岁以上发病率冲上了11%。这种病的患者有30%对药物不敏感,对于这类患者以前一般采取扩大膀胱等手术,不过创伤较大,效果也不确定。
7月1日,医院成功完成重庆市首例“膀胱起搏器”置入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昨日已顺利出院。
十年来随时随地找厕所
经过测试装上“膀胱起搏器”
“随时随地都在找厕所,晚上也要起来三五次,睡眠不足,长期精神都是恍惚的。”47岁的刘女士是四川达州人,10年前她开始出现尿频、尿急症状,白天小便次数15到20次,夜间也有3到6次。她告诉记者,除了常人可以想到不便,自己还长期需要服用抗焦虑的药物,十年来四处奔走治疗也没有起什么效果。
上个月,刘女士在医院确诊为“膀胱过度活动症”。医生告诉她,如果不进行有效治疗,症状会日益严重,出现并发症,甚至形成精神疾病。
经过检查,刘女士是对药物不敏感的患者。刘女士的主刀医生、医院泌尿外科教授沈文浩告诉记者,其实在实际治疗中,有30%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对于药物不敏感,对于这类患者以前传统做法是膀胱扩大或尿流改道等创伤较大的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但疗效不确切且不可逆。近年来,如何让这类患者受创伤更少,治疗效果更有效,国际国内都做了很多研究。目前,通过在身体中置入骶神经刺激器,俗称“膀胱起搏器”,是治疗这类复杂性、难治性排尿功能障碍疾病的国际公认的最先进方法。
这种方法利用介入技术将低频电脉冲连续施加于特定骶神经,以此兴奋或抑制神经通路,调节异常的骶神经反射弧,进而影响并调节膀胱、尿道/肛门括约肌、盆底等骶神经支配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缓解尿频尿急。该手术对身体创伤较小,如果出现不能适应的情况,可以通过简单手术将其取出。
6月24日至7月3日,经过第一期的测试和第两期的永久置入手术,“膀胱起搏器”被顺利置入刘女士体内。手术后治疗效果良好,排尿次数减少到白天4到6次,夜间0到1次,已完全恢复正常排尿,刘女士昨日出院。此外,接受该手术的刘女士也是重庆首例,沈文浩说,医院已对该技术做了大量准备,这也意味着今后给该病患者多一个选择。
我国总发病率6%,40岁以上发病率11%
精神焦虑是患病原因之一
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周占松教授说表示,长期尿频、尿急、尿失禁,起夜多,这些症状并不是正常的衰老现象。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即一旦出现尿急后常不能控制地漏尿。根据年数据,中国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病率为6.0%,其中,4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11.3%,女性略高于男性。而在欧美,18岁以上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约为11.8%,处于慢性疾病的前10位,并高于糖尿病的发病率。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该疾病不仅会导致泌尿系统其他病变,如引发膀胱炎,阴道炎,性生活障碍等,而且还让病情严重的患者羞于走向社会,因而也被称为“社交癌”。
此外,沈文浩告诉记者,膀胱过度活动综合症与普通的压力性尿失禁病因还有所不同,压力性尿失禁一般因为怀孕、肥胖等给腹腔压力的原因造成。而膀胱过度综合症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定论,目前比较认可的三种原因是膀胱本身出现器质性病变或者支配膀胱的神经出现问题,以及精神过度焦虑造成。
治愈白癜风偏方北京白癜风治的好的医院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