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甲沟炎医院 >> 麦家养老机构按下重启键,老朋友我

麦家养老机构按下重启键,老朋友我

 

与老人们阔别已久的农展南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终于开门啦!看到社区驿站恢复营业,路过的老人们心里都乐开了花,“驿站终于恢复营业了,我们期盼了好久!”

01:06

营业啦!

因疫情封闭管理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在麦子店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的带领下,农展南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工作人员通过一通通电话、代买上门、开启“云课堂”等服务,让老人们在不能出门的日子里也能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驿站恢复营业后,目前开启了送餐上门、义务理发和修脚、家电维修等居家为老服务。

居家为老服务让老人喜笑颜开

上午10:30,一辆送餐车准时停在农展南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门口,驿站工作人员将已经打包好的午餐统一拿至驿站,按照前一天的订购名单对午餐进行分装。“您好,我今天中午订了一份餐,我来取一下”“阿姨这是您的餐,请您拿好”。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驿站暂不恢复堂食,采取老人到驿站自主取餐和送餐上门的形式。农南养老驿站站长张鑫在对照名单分装完毕后,又赶忙提着午餐向老人家走去,豆大的汗珠在他的脸颊边流下来,但是他的脚步依旧没有放慢。

站长张鑫说:“一般上午10:30午餐送来后,我们会在11:00之前将餐送至老人家中,很多老人因身体原因服用药物,所以吃饭一定要按照时间。而且我们提倡无接触送餐,我会把午餐放到老人家门口,再敲门提醒他们取餐。”

在封闭管理期间,驿站的工作人员按照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的部署,每天通过电话询问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需求。“现在天气还是很热,我们这些老年人出去买趟菜身体就受不了,所以就盼着驿站能尽快恢复午餐。”在电话询访中,张鑫了解到解决午饭问题是老人们迫切的需求。

按照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的相关部署,驿站决定根据前期问询的意见,先开启部分为老服务,解决老人们的燃眉之急。

农展南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邀请志愿者,将“义务理发”带到家门口。今年已经88岁高龄的冯钻强成为当天的第一位“顾客”。还没等坐下,冯钻强就打开了话匣子:“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我都已经很久没理发了,现在终于盼来驿站开门,感觉我的幸福指数又提高了。”剪完后,冯钻强看着镜子里利落的发型,对驿站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虽然已进入秋季,但天气仍十分炎热,空调也运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空调机内可能会集聚大量灰尘污渍。应老人们想要清洗空调的需求,驿站立马展开行动,通知老人如有需求可以致电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再联系专业的清洗人员进行上门。出京记录、健康宝、体温检测……这些内容都是驿站对清洗人员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

考虑到老人们眼神不好,身体不便,无法弯腰修理脚趾甲,又或是有灰指甲等脚部问题,驿站复工后,便与第三方合作开展修脚活动,有需求的老人可以前往驿站或预约上门服务。此次活动既帮助老人们解决常年累积的脚部问题,也减轻老年人们走路时的负担。

张鑫笑着说:“像午餐、理发、修脚、交水电费及家电维修是老人们生活中的‘刚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驿站会以老人们的需求为基础,开展更多为老服务。”

温情守护我们一直都在

“喂,薛阿姨,您现在在家吗?午饭到了,我现在给您送过去。”自驿站恢复送餐上门服务后,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0点40分左右,张鑫都会联系家住农展南里社区居民薛桂玲,将午饭送至老人家中。

薛桂玲和她老伴今年都已经73岁了,老伴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由于孩子住的比较远,照顾老伴的重任就落在了薛桂玲身上。疫情暴发后,驿站不再提供就餐、送餐服务,虽然做饭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不是件多难的事情,但对于薛桂玲来说,就意味着照顾老伴的时间减少。

后来,张鑫了解到薛桂玲家中的困难后,主动帮助她在超市购买半成品的菜品及生活用品,并送至老人家中,尽量让薛桂玲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伴。

近年来,薛阿姨一直是街道、社区、驿站重点帮扶的对象。谈起社区及驿站对自己的关照,薛桂玲特别感动,“驿站封闭管理的这段时间,虽然不能和大家见面,但是从电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hj.com/wazz/14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