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甲沟炎医院 >> 给宝宝剪指甲的5个误区,不会剪容易伤

给宝宝剪指甲的5个误区,不会剪容易伤

 

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

昨天妈妈群里,有个妈妈说帮宝宝剪指甲时,宝宝不太配合,自己一紧张把宝宝剪出血了,然后群里不少妈妈都说有过类似经历。帮宝宝剪指甲,虽然看上去是件很简单的小事,但实际操作起来,似乎也没那么容易,尤其是新手爸妈帮小月龄宝宝剪指甲,很容易进入一些误区。

给宝宝剪指甲,细数这些家长容易进入的“误区”

误区一、指甲剪越短越好

不少家长觉得,应该把宝宝指甲剪短些,宝宝的指甲,并不是越短越好,如果指甲剪得过短,边缘在手指的肉里,容易为“嵌甲”埋下隐患,也不容易形成好看的“甲型”。

正确做法是:宝宝的指甲应该与手指尖的顶端平齐,不要剪得过短,脚趾甲也是一样。

误区二、指甲要剪成圆弧形状

很多家长将自己的指甲剪成圆弧型,因此也认为宝宝的指甲也应该是圆弧形状,就把宝宝的指甲两端剪的非常短,中间稍微长一点,这也是不对的。

如果指甲的两边过短、中间长,由于指甲是中间高两边低的形状,容易使长出的指甲生长到指端的肉里,出现嵌甲,严重时还会引起感染,出现甲沟炎。

正确的做法是:将宝宝的指甲剪和指端平齐的形状。

误区三、指甲剪的过于平行,不修整边缘。

也有些家长,在给宝宝剪指甲时,只剪一刀,其实除了要把中间部位剪短外,边缘也要适当修剪或修磨,这个细节不能忽略。

如果边缘不修剪,指甲两端有锐利的棱角,不仅容易划伤宝宝的皮肤,也容易勾到衣物,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指甲断裂。

正确做法是:给宝宝剪完指甲后,要用指甲锉打磨指甲的边缘,这样就不会有锐利的棱角了。

误区四、拔掉宝宝指甲边缘的倒刺。

很多宝宝指甲边缘会出现倒刺,可能是体内营养元素缺乏,也可能是手部干燥所致。看到这种情况,大部分家长会直接将倒刺拔掉,这是不对的。

因为在拔掉时用力不合适会让宝宝觉得疼,而且还容易出血,伤口处理不当,也容易引起感染。

正确的做法是:

①先把宝宝的手泡在温水里,或者用温热毛巾擦拭宝宝的小手;

②当指甲的边缘充分湿润并软化后,用指甲刀轻轻剪去倒刺;

③在倒刺剪掉后,最好是给宝宝的指甲周围抹上宝宝润肤霜;

④如果宝宝经常出现倒刺,家长一定要注意宝宝的饮食营养均衡,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误区五、用尖锐物体去除宝宝指甲里的污垢

宝宝的小手总爱动个不停,经常是抓抓这儿、摸摸那儿,所以指甲缝里有污垢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注意及时、正确清理指甲缝里的污物就好。

有些家长会直接找个锐利的物体,把里面的脏东西直接剔除出来,这样不仅不会清除干净,而且还会伤到宝宝的指甲,甚至会导致甲床感染。

正确的做法是:

①经常给宝宝洗手,保证宝宝的小手卫生,不仅可以避免指甲缝里藏污垢,也可以避免宝宝经常吃手或用手吃东西,把细菌等吃到肚子里;

②如果经常洗手,当宝宝的指甲里仍然有污垢时,可以尝试用柔软的纸巾或棉签轻轻去除污垢。

家长应该如何正确给宝宝剪指甲?

1.多久给宝宝剪一次指甲?

正常情况下,宝宝指甲一周长一毫米左右,所以家长要定期帮宝宝剪指甲,不然指甲太长容易划伤或挠伤自己,也容易勾到衣物而伤了指甲,还容易在指甲缝藏污纳垢,处于口欲期经常吃手的宝宝,就会吃的不干净而生病。

那多久给宝宝剪一次指甲合适呢?

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决定就好,小月龄的宝宝指甲长的比较快,可以稍微剪的勤一点,比如一周剪2-3次,而脚指甲长得较慢,可以一周剪1次;等宝宝长大点,手指甲也可以一周剪1次。

总之,只要看到宝宝指甲长了,及时帮宝宝剪就好了。

2.什么时候帮宝宝剪指甲好?

一岁内的宝宝活泼好动,而且家长大多没有经验,可能会不太熟练,因此尽量选择在宝宝睡着时给宝宝剪指甲,这样会避免伤到宝宝。

一岁以上的宝宝,如果能够听懂家长说话,一般就可以配合剪指甲了,在剪指甲前告诉宝宝“为什么要剪指甲”,而且要告诉宝宝“不要乱动、不要害怕”,这样配合几次,养成习惯就好了。

可以选择每次给宝宝洗澡后剪指甲,这时候指甲比较干净,也比较软,会刚好剪些,避免剪伤宝宝。

要在宝宝情绪较好时,给宝宝剪指甲,如果在剪指甲过程中,宝宝出现了反抗情绪,应立即停止剪指甲,及时安抚宝宝,避免出现因不配合剪伤宝宝的情况。

给宝宝剪指甲看上去是一件小事,但其实讲究有很多,新手爸妈们也要多学习些养护宝宝的知识,更好的帮助宝宝成长。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hj.com/wazz/150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