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甲沟炎医院 >> 烟台山医院好护士杲海燕守护新生儿,做照进

烟台山医院好护士杲海燕守护新生儿,做照进

 

目睹过无数悲欢离合的场景,感受过患者信任的目光,对很多患者而言,医院新生儿科护士长杲海燕是那束照进生命里的光,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极限,誓做生命守护者,她用行动和付出守住了患者的生命线。正值“5.12”国际护士节,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走进医院新生儿科,听杲海燕讲述工作20年的心得,由此也向所有奋斗在临床一线的护士致敬。

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成为“战士”

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1月25日医院护理部在全院发出征集援鄂医疗队的紧急通知。有12年重症工作经验的杲海燕毫不犹豫的报名了。

大年初一,杲海燕和老公说起这件事,他先是一怔,而后眼含泪花说:“如果需要你就去吧!我会在背后支持你!”杲海燕后来才知道,这个大男人大年初一偷偷哭了大半天。而那天他没有说出的话是,他永远不会忘记四年前我们母女近在咫尺却不能相拥的那一幕……

年2月的一天,杲海燕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临进门,接到了紧急电话,说医院收治了一例病情危重的甲型H7N9感染的患者。杲海燕跟家人说了句要加班,便医院。

第一次主动请缨参加“战斗”,距离她刚做完甲状腺癌手术不到一年。

当一层一层穿上防护服的时候,她满心牵挂的都是女儿。“当时就想,如果我被感染了,就不能参加女儿的婚礼了,她就成了没有妈妈的孩子。然后就憋着一股劲,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的回去。”

三天两夜,累了他们就在一个简陋的临时小屋眯一会,3个人倒换吃饭,鼻梁被夹得青紫,穿上防护服一天不能小便……经过医护团队不懈的努力,在医院各级领导和护理部孙东绣主任的关心下,历经各种困难,最终顺利完成了救治任务。

“隔离期间老公和女儿来看我,我们就在走廊里静静的站着,我真想跑过去拥抱女儿,趴在老公的肩上小憩,可是我只能疲惫的倚在墙上,任由眼泪默默地流着。女儿哭了,老公哭了,站在一旁的同事也跟着一起哭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你站在我面前,我们却不能相拥!”

时隔四年,杲海燕再次请战去“前线”。“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就要冲在前面。”她说这是“重症人”的责任。而此时的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

“我们就是他们的临时妈妈,必倾全力护他们周全”

虽然没有逆行湖北到抗疫最前线战斗,但这个春节对杲海燕来说,依然不轻松。

年12月,杲海燕投身到新生儿科工作任护士长。年1月2日下午,杲海燕再一次遇到了考验。

医院成功救治首例双胎克极早早产儿,创造了新的生命奇迹。双胞胎兄弟一个只有克,一个只有克,孩子太小无法正常喝奶,只能行PICC置管术,而通过静脉输送营养,如输送不及时,很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

孩子只有手掌大,宝宝胳膊还没有成人的手宽,根本找不到血管,而PICC置管术的导管只有几毫米,杲海燕接到的命令是:只能一针穿刺成功。前所未有的压力袭来。杲海燕此时刚到新生儿科才一个月。

“当时压力特别大,前一天晚上根本睡不着,脑子里想的全是方案。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必须全力以赴,让两个宝宝平安出院。”从置管术的每一环、到后期护理细节、人员选定、物资准备等,她反复推敲方案,完善细节,前后修改了3、4次,所有参与人员探讨了无数次,“下午穿刺,中午我们都没休息,反复查看血管、穿刺针管。不允许出一点纰漏。”

现在回想,杲海燕还能感受到当时的紧张,“穿刺成功的那一刻,我们紧紧相拥。你知道那种感觉吗?”三天后,双胞胎哥哥也穿刺成功。兄弟俩终于过了“营养关”。

俩孩子正在一天天长大,面对这群不能用语言交流的特殊群体,杲海燕一刻也不敢放松。“我跟护理团队说,这两个孩子我要亲自照料,有任何事随时给我打电话。”因为行PICC置管术后,护理要更加细心,一旦发现有渗血点,随时要换药。

不论周末还是晚上,只要一个电话,医院。“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容不得一丝马虎。经过了营养关,就是感染关,置入的管子就在心脏上方,一旦发生感染,立刻危及生命。”

双胞胎小哥俩住院的两个多月内,医院派出新生儿护理团队中的骨干力量时刻守护。“这俩宝宝倾注了所有人的心血,他们顺利康复出院是护理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杲海燕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

从来都没有超人,只有对生命的敬畏

从业20年,从重症医学科到新生儿科,杲海燕抢救过无数生命,经历了数不清的生死。于她而言,从来就没有超人,但因为对生命的敬畏,让她不敢有一丝的懈怠。手机24小时开机,只要接到电话,医院,“晚一分钟就有可能耽误一条人命。”

她亲眼看到30岁出头的小伙子因车祸造成股动脉大出血,前一分钟还在询问自己的病情,下一分钟就脸色铁青失去了意识,护士们拼了命地挤血袋,协助医生找血管,全力挽回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不想后悔,就必须在救命的时候全力以赴。”杲海燕生完二胎后三个月就重返岗位,成了“背奶妈妈”。“你是第一个只休三个月就上班的二胎妈妈。”很多人都觉得杲海燕是“超人”,只有她自己知道,哪里有什么超人,不过是对生命的敬畏,让她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从重症医学科来到新生儿科,于杲海燕而言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我们的护理、用药不但要想到他们的现在,还要考虑到他们的以后。”杲海燕告诉记者,虽然都是重症科室,但因巴掌大的孩子格外脆弱,新生儿护理需要更精细化。用药量精确到0.1毫升,推药的速度也要精准把握。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这之外,陪伴新生儿还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爱心。新生儿科的护士更要慎独,杲海燕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科室里的30名护士。她们把每一个交到她们手里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从此心中多了一份牵挂和惦念。

杲海燕说她喜欢孩子,孩子们清澈的笑容是她的动力,看到孩子们身体一天天好起来,她由衷感到开心与快乐。能干自己喜欢的事业,于杲海燕既幸福又有压力,她只想守好这道生命放线,做照进患者心里的那道光。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孙淑玉曲彦霖)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hj.com/wazz/15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