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甲沟炎医院 >> 报告文学脚上有路连载之三

报告文学脚上有路连载之三

 

第二章艰难初创——从摆地摊起步

苦难是一块试金石,它毫不留情地测试着每一个不幸或有幸跌落在这块石头上的人的生命、意志与人格。有的人被这块巨石压垮了,即使从苦难的锋刃上滚过来的人,也并非都是及格者,因为有涕泪兮兮熬过来的,有咬着牙蹙着眉挺过来的,有面带微笑走过来的。

郑远元这位饱受苦难的年轻人,曾经涕泪兮兮,也曾咬牙蹙眉,然而更多的时候,他是微笑着直面人生的。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一个“拼”字,能拼才能赢,这是硬道理。

大多数人之所以缺乏拼劲,就是因为他们所度过的一生是无意义的、无目标的人生。他们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打发光阴,除了一天比一天老去之外,别的什么变化也看不到;他们在自己所营造的牢房里迷惘、焦躁,终于导致了他们的人生败局。郑远元与他们不同。

郑远元事业初创期的道路,遍布荆棘、险滩、深涧、沼泽,还有无法预知的狂风、暴雨、雾霾……

重新研习祖传秘方

年9月,郑远元在四川达县马路边独自摆起了一个修脚地摊。那一年,他20岁。

他觉得摆修脚摊是个适合自己的谋生手段。需要一点中医知识和技能,自己具备;投资不大,自己拿得出来;早出晚归很辛苦,自己年轻力壮不怕苦和累。他用元钱租了住房、置办了工具,摆了一个修脚小摊。

重操旧业而单打独斗的郑远元,此时还没有掌握姨爹那么多的中医知识和治病技能,很多人对他这个年轻娃、新面孔还不信任。生意冷清,摆了一个多月地摊才挣一千多元。郑远元很不满意这样的收入,却只能在焦急中等待顾客的认可和信任,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先干着吧。胸有大志却还有几分孩子气的郑远元,过着十分平静、平凡、日复一日的摆地摊生活:修脚,治脚气、灰指甲、甲沟炎,挖鸡眼,取肉刺……

姨爹的一席话惊醒了郑远元。有一天晚上姨爹说:“远元啊,你这么大的人了,要养家糊口了,再这么上班,每月一两千块钱的收入,以后咋办啊?……”

是啊!我自己已是二十来岁的人了,应该担起家庭的重担了!这么摆地摊下去,恐怕媳妇都难找!郑远元是个思维活跃、反应敏捷的年轻人,长辈的话犹如暮鼓晨钟,唤醒了他那颗有些倦怠和麻木的心。

恰在此时,在陕西汉中一家洗脚中心打工的表弟建议他到汉中来,说这里工作环境好,月薪元以上。已经不打算在达县摆地摊的郑远元,便决定去汉中看一看,收拾好工具和随身用品,来到了汉中这家洗脚中心。谁知,这里需要的是女技师,不要男性了。

郑远元并没有为小小的挫折感到沮丧,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本来就是到汉中考察和探索修脚治病的市场,在洗脚中心打工只是权宜之计。既然那里不收我,那么就在街头摆地摊修脚吧,自己带着谋生的工具,马上就能就业!

汉中市和郑远元所在的安康市一样也在陕南,却比安康市人口多,经济也发达一些。气候特征与关中、陕北具有明显区别。因为巍巍秦岭绵延千里,横亘在中国中部,将自然界分出黄河、长江南北两大水系,它是水的分界岭,气候的分界线,北边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寒冷干旱区,南边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温暖湿润区。郑远元喜欢在这样的气候环境里生活,觉得汉中离家也不远,想在汉中寻求发展机会。他一面热情地摆地摊接待顾客挣钱,一面利用业余时间继续钻研有关修脚治病的知识。

在社会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里,郑远元已经阅人无数,社会知识不知不觉地积累了许多,理解能力也不知不觉地增强了,修脚治病的专业知识面也扩展了,再回头来研习“祖传秘方”,觉得也不那么艰涩深奥了。

双足最易引起外伤、磨损、感染等而引发疾病,足病修治行业也伴随出现。我国是足病修治起源最早的国家,几千年前的中国就有关于足病修治的记载。在甲骨文卜辞中就记述了13种疾病,其中包括疾足(脚病)、疾止(脚趾病)的记载。《帝王世纪》中说“伏羲画八卦……乃尝百草,而治九针,以拯壬枉焉”,九针中的锋针、铍针等就是用于修治足病或其他外科病的工具。据今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足心篇”之“观趾法”(一种诊疗方法);隋朝高僧所撰《摩河止观》之“意守足”(常擦足心,能治多种疾病);汉代神医华佗所著《华佗秘笈》之“足心道”(意即足底的学问);司马迁《史记》之“俞跗用足病”(“俞”通“愈”,跗指足背,泛指治疗脚病的医生)……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李廷华著的《五言杂字》一书中,就出现了“修脚剜鸡眼”的字眼。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足病患者,其中大多数都是因为不重视足部卫生,不懂得足部保养知识而引起的,足部皮肤的柔软和弹性、足关节的灵活与否,常常取决于走路姿势,甚至与情绪都有很大关系。胼胝、肉刺、拇趾外翻等都是脚部老化与疾患的象征。足癣、甲癣、足部感染多数是由于个人卫生和保护不好所致。血胞刺的出现和泛发,同时又是外伤后合并肌体免疫力水平下降的表现。嵌甲、甲沟炎的发生与灰指(趾)甲、修剪指(趾)甲不当、穿鞋不适有直接关系。

郑远元在摆地摊的实践中已经发现,很多人的脚部保健知识缺乏;通过调查得知,人们有钱有闲之后开始重视“脚上的小问题”了,修脚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前景非常广阔。

他心中的一个意念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坚定:我要把祖传秘方传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

年代久远,世事变迁,现在已经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这个秘方的源头何在,但是可以说,它经过了数代人的研究和验证、提炼和升华,也包括郑远元的姨爹的传承和发扬。

“我要当祖传秘方的传承人!”郑远元下定了决心。

当年,姨爹在行医时曾创作了几句顺口溜——一则治疗鸡眼的广告:“不痛不流血,当场就走得;从此除掉根,永远不再生。”这则张贴在电线杆等处的“电杆文学”,很亲切、很漂亮,通俗易懂,顺口好记,宣称的疗效也很不错。郑远元从中受到了启示,把“电杆文学”稍作修改后作为自己修脚摊的广告:“不痛不流血,取了就走得;当面除掉根,永远不再生。”

他在广告里特别强调了“当场”。因为“当场”是立竿见影、吹糠见米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从新闻媒体纷纷披露出来的信息,知道了保健食品行业欺骗消费者的事情,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广告把保健品说得天花乱坠,还把它的效果用穿白大褂的人嘴里很科学地证明出来,还找出相应的、由于使用保健品而获益、而恢复健康的人现身说法。可是很奇怪的是,当你去到这家工厂的时候——生产鳖精的工厂找不到一只王八,生产蛇粉的工厂不见一条蛇。郑远元也想挣“巧钱”,但是他不敢骗人,根据人们“眼见为实”的心理,注重以当场见效来赢得顾客的信任。

然而出师不利,一到汉中便连着下了三天雨,摊子摆不成,而衣兜里的钱只剩下5元了,要饿肚子了呀!看着出租屋外面的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郑远元心里急得就像猫儿抓!

好在第四天老天爷终于开了眼,天放晴了……









































治好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白癜风治疗用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hj.com/wazz/24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