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甲沟炎饮食 >> 流传最广的十个育儿谣言,7大儿科

流传最广的十个育儿谣言,7大儿科

 

转眼间年关将至,《拜托了妈妈》又陪伴妈妈们度过了一整年。

这一年,无数人关心着宝宝的健康成长,除了亲爹亲妈,还有三姑六婆、小区大爷大妈…正因为如此,无数“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向宝爸宝妈迎面扑来,这里面有长辈们过时的带娃经验、有未经验证过的民间偏方,也有无良商家的消费陷阱……

但是科学育儿才是我们永远的宗旨,今天我们专门请来张思莱、崔玉涛、黄瑽宁、李瑛…等7位权威的儿科专家,给妈妈们总结出了流传最广的。

年,我们来和谣言做个了断!成为朋友圈最会养娃的人!

误区一

冬天容易着凉感冒

要多给宝宝穿衣服

每年冬天这样的一幕都会很常见:孩子穿的像个球,一头大汗的狂奔,一个家长在后面穷追不舍的大喊:“把拉锁拉上!把帽子戴上!”

这几天,医院又开始人满为患,看着一个个被裹了一层又一层的孩子们,真想用广播告诉所有妈妈一个真相:冬天大部分的感冒不是冻出来的,而是捂!出!来!的。

崔玉涛医生

宝宝着凉,不是因为衣服穿的少,而是因为穿多了+吹风导致的。孩子衣服穿得过厚,散热收到阻碍,就爱出汗,出汗后再一吹风,就会着凉感冒。

首先想要跟妈妈们说的是:只要不是在极其寒冷的天气,就很少会因为少穿一件衣服而感冒。老话讲的一点没错: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

孩子的运动量比成人大,从早上睁开眼后就不停地跑跑跳跳,所以新陈代谢快和体温也比大人偏高一些。我们大人觉得刚刚好的温度,其实对宝宝来说,已经有些热了,所以不用总担心宝宝会冷。

捂出汗+冷,才更容易感冒

你有没有发现有的时候宝宝的小脸蛋儿还是冰凉的,但一摸后背,就摸出一手的汗。这种捂一身汗,毛孔被打开,再一着风,才更容易感冒。

误区二

冬季干燥防上火

应该多给宝宝喝水

冬天天气干燥,有些家长,尤其是老人,觉得该给宝宝多喝水,就怕宝宝会上火。这对于大宝宝来说没错,冬天确实应该多喝些水;但是对于1岁内,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来说,盲目多喝水反而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

黄瑽宁医生

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喝水,喝水太多反而会让宝宝生长缓慢,甚至影响肾脏的健康。

6-12个月的宝宝,喝水顺其自然,如果你给宝宝喝水时,ta推开你了,就不要强迫ta喝了。

1岁以上的宝宝,每日的喝水量大概是每10kg体重喝ml水(包括奶、汤、水全部加在一起的量)。

6个月以内宝宝的胃就像乒乓球那么小,若原本需要装奶的位置,装了水,宝宝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母乳或冲调奶粉中大约90%都是水分,足够宝宝对水分的需求,健康状况下的宝宝,无需额外补充水分。

而且6个月以内宝宝的肾脏还未发育完全,宝宝的肾脏需要努力的工作,把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保持体内血液的浓度。若宝宝的肾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的运转工作中,会影响到肾脏的健康。

只有某些特殊情况下,宝宝需要喝水,比如宝宝发烧大量出汗或腹泻严重的时候。这时候为了防止宝宝脱水,需要补充水分,但给宝宝喝的“水”,不是一般的白水,而是补液盐水。

误区三

宝宝发烧不得了

医院看急诊

宝宝生病、妈妈着急!有一种“紧张型”妈妈,医院,发烧必须赶紧去看急诊。

陈英医生

有些宝宝虽然发烧了,但精神状态还不错,能玩也能吃,说明宝宝病的不是很严重。这种情况下,即使发烧超过38.5℃了,医院,建议在家观察一下。

宝宝低烧时,先别着急吃退烧药。让家里空气流通,别给宝宝裹太厚的衣服,让宝宝能自然散热。

超过38.5℃,就需要吃退烧药了。当然,38.5℃只是一个参考数,如果宝宝特别难受,不到38.5℃也可以吃退烧药。

退烧药只会在一段时间内起到退烧的作用。早上吃了药,烧就退了,但晚上又烧起来,也是正常现象。

发烧时出现这5种状况时,提示妈医院看看了:

①体温降下来后,宝宝仍然精神状态不好

②烧超过3天都没好,仍旧持续体温升高

③烧伴随严重咳嗽,而且是发烧和咳嗽两种症状都持续加重,没有好转迹象

④烧时,身上起疹子

⑤第一次就诊后,宝宝又持续发热超过3天

误区四

流感疫苗没用,打完更爱生病

今年的流感真的来势汹汹!国家卫健委曾一个月内先后下发2次通知,其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虽然们很多次跟妈妈们强调打流感疫苗的重要性,但还是有妈妈认为流感就是普通感冒,没必要让宝宝挨这一针;还有的妈妈认为打完流感疫苗,宝宝更容易感冒发烧,不如不打。

事实是:以上这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给宝宝打流感疫苗非常有必要!而且,每年必须要打!

崔玉涛医生

目前治疗流感的手段非常有限,最好、最靠谱的办法就是每年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最好全家都要接种!

流感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感并发症”

其实流感本身不可怕,但它会使易感人群出现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导致病情迅速恶化,乃至死亡。我们最心疼的孩子,就是流感的易感人群。原本孩子的免疫力就远不及成人,面对流感,更加脆弱!

流感疫苗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要打

虽然接种了疫苗,不代表肯定不会再得流感。但接种疫苗后,会大大降低患流感的几率,即便是得了,症状相对也会轻得多。

所以,每年按时给孩子接种流感疫苗,别让孩子“裸奔”于流感肆虐的高发期而毫无保护,才是最重要的!

误区五

宝宝发烧/咳嗽,要马上吃药

不然容易转成肺炎

冬天感冒发烧、咳嗽的孩子多了起来,我们常能听到这样一句话:“咳嗽/发烧了赶紧吃药,别回头咳/烧成肺炎!”而事实上,咳嗽/发烧真的能引发肺炎吗?

张思莱医生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肺炎,早期的症状可能只表现为发烧咳嗽,但这并不代表是发烧咳嗽引起的肺炎。所以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肺炎可能会发烧咳嗽,但是发烧不会烧出肺炎,咳嗽也不会咳出肺炎。

肺炎不是烧出来的,也不是咳出来的

发热和咳嗽只是肺炎的部分症状,而非引起肺炎的原因。呼吸系统任何部位的炎症都可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所以说发热、咳嗽不一定是肺炎。

确实有许多患者在咳嗽一段时间后确诊肺炎,但那是因为在咳嗽的时候已经存在肺部感染了。咳嗽常常是肺炎的早期表现,但不能说是肺炎的成因。

肺炎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宝宝肺炎的早期表现与普通感冒非常相似,但是,两者之间的严重程度可就差得远了。下面这4招教你看懂肺炎还是感冒↓↓↓

①咳嗽和呼吸

肺炎在咳嗽的同时,宝宝会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普通感冒咳嗽相对较剧烈,痰多,但不会呼吸困难。

②精神状态

肺炎会让宝宝精神萎靡、情绪烦躁,昏昏欲睡;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影响宝宝精神与情绪,就算发热时有点儿蔫,退热以后也会很快恢复常态。

③病情发展

肺炎每个十天半个月好不了;普通感冒一般四、五天就好了。

误区六

宝宝吃的东西,做的越软烂越好

不少新手妈妈做辅食,总是担心宝宝还嚼不好,或怕食物不好消化,而把辅食做得特别软烂。但其实这样做,反而不好!

李瑛医生

宝宝辅食过于软烂,不仅影响宝宝牙齿、咀嚼肌的发育,还可能影响宝宝说话。给宝宝添加米粉2个月后,就要开始吃些“不那么软烂的辅食”了。

一些孩子到1岁多了还在吃过于细软的食物,不愿意嚼一些有韧性的食物,吃硬一点的饭也有困难,这说明孩子的口部肌肉发育迟缓,导致宝宝不会发音,语言发育落后。

宝宝辅食添加顺序

6-8个月:宝宝吃米粉和各种菜泥、肉泥类食物。8个月左右,宝宝可以开始喝粥了,最好是稠一点的粥,让宝宝有东西可嚼。

10个月左右:宝宝可以开始吃小面条、小面片、类的食物了,嚼起来更加有质感。煮的很软蔬菜条也可以给宝宝啃了。

1岁左右:宝宝可以开始吃小饺子、小混沌类,甚至是焖得很软的米饭。

判断辅食是不是过于精细,要看宝宝有没有“嚼”的动作

吃到食物直接咽,说明辅食太精细,你需要给宝宝的做的“粗”一些了;吃到食物嚼嚼再咽,说明辅食的“粗细”刚好合适,就是合适的辅食。

误区七

宝宝指甲要剪得圆一点、短一点

不容易藏污垢或者让ta划伤自己

你给宝宝剪指甲,是不是也剪成右图那样?觉得剪成这样就干净卫生吗?其实这样剪反而会破坏指甲的保护功能!很可能会导致下图这样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我们俗称的嵌甲!

刘晓雁医生

妈妈总会担心宝宝指甲两边剪得太尖锐的话,宝宝容易划伤自己,就把指甲两边的角剪掉一块。但这样剪,指甲反而长得更快,而且更加往甲沟方向长,很容易感染。

宝宝的指甲千万别剪秃

宝宝指甲如果剪得太秃,在平时用手抓东西时,指甲容易和甲床分离,指甲最前面的软肉就失去了指甲的保护,很容易得甲沟炎!给宝宝剪指甲不需要特别短,只要指甲长度和指尖平齐就可以了!

宝宝指甲的修剪顺序:

修剪宝宝指甲的时候,要先剪中间再修两头。因为这样会比较容易掌握修剪的长度,避免把边角剪得过深。最后指甲角突出的部分,用指甲锉磨平。

误区八

母乳滋养皮肤

可以治疗宝宝湿疹

不少老人有这样的错误观念:宝宝起湿疹了,涂点母乳吧,滋润一下皮肤,还能杀菌消毒,湿疹就好了。

刘晓雁医生

母乳属于高蛋白的物质,涂到宝宝湿疹的地方,基本等同于细菌培养基,反而容易引起宝宝湿疹部位的感染。

宝宝湿疹不是病,所有宝宝,尤其是冬季,都可能患湿疹,这是小儿皮肤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不严重的湿疹:大量涂抹润肤霜就够了

一定要用够量,薄薄一层起不到作用,要像抹腻子一样才管用。还得每天反复多次,加固保湿力度。通常每天要抹4-6次,并不是洗完澡才抹,不洗澡也得抹!千万别哪里有湿疹就抹哪里,而是要照顾到包括湿疹部位的周边皮肤区域。

严重湿疹:必须用药

很多妈妈对于宝宝用药都是谈“激素”色变,但是作为治疗湿疹的首选药,只要严格遵循使用量,激素药膏就是很安全的。

激素药膏用量:1周不超过20克;用药时间:面部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四肢、躯干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躯干严重湿疹连续使用不超过4周

误区九

睡不安稳、枕秃、盗汗是缺钙

应该补钙

宝宝出现什么问题,都给扣上个“缺钙”的帽子,医院,自宝宝出院时,就给妈妈们开了一堆钙剂,让每天喝!

张思莱医生

睡觉出汗、不爱吃饭、枕秃儿都不是病,“全民补钙”才是病!很多家长已经让太多的宝宝补了不必要的钙!而宝宝是否应该补钙,应该由医生经过检测后来判断,而不是仅仅通过爱不爱出汗、有没有枕秃来判断的。

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奶粉喂养的宝宝,奶粉中也已经添加了宝宝需要的钙量。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喂养,每天都要保证奶量。

宝宝添加辅食后,如果还是母乳喂养,或保证每天奶粉奶量~毫升,加上辅食中获得的钙,就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剂。

其实,宝宝真正每天该补的,不是钙,而是维生素D!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钙、磷的吸收进而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如果宝宝体内没有足够的维生素D,即使大量补钙也无法吸收。

美国儿科学会:不主张只通过晒太阳来满足宝宝对维生素D的需求,而是建议每天补充维生素D国际单位。

误区十

宝宝红屁屁、O型腿

都是因为穿纸尿裤

纸尿裤的诞生,给妈妈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关于纸尿裤的担心和传言也从未停止过,比如:

纸尿裤会导致宝宝罗圈腿

纸尿裤会导致红屁屁

纸尿裤影响男宝宝生育能力

……

真的是这样吗?

张思莱医生

0-2岁,大部分宝宝都会处于“O型腿”阶段;2-4岁,还可能经历一段“X型腿”阶段,这些都是生理性的,和穿纸尿裤没关系。

宝宝红屁屁也跟穿纸尿裤无关,大多是护理不当造成的,比如小屁屁没清理干净,太长时间没有更换纸尿裤等,护理不当即使用布尿布,也会出现红屁屁。

大部分宝宝都会经历“生理性罗圈腿”,跟穿纸尿裤没有必然联系

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是手脚蜷着的状态,所以出生后,天生就是“罗圈腿”。尤其在1岁刚刚学走路时,“罗圈腿”会发展得更严重一些,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罗圈腿”,是正常现象。

宝宝红屁屁大多是由于护理不当,跟穿纸尿裤无关

有些妈妈觉得纸尿裤不透气,所以宝宝穿纸尿裤就会红屁屁,但事实是红屁屁跟穿纸尿裤没有必然联系。

宝宝红屁屁的原因主要有:

①小屁屁没擦干净。如果妈妈在宝宝便后只是简单的擦掉便便,没有给宝宝清洗小屁屁,残余便便就可能刺激宝宝的皮肤;②长时间没有更换纸尿裤。更布尿布一样,纸尿裤如果积累的尿液过多,就会让宝宝的小屁股长期处于潮湿中;③擦得太用力或者纸巾太粗糙。宝宝皮肤娇嫩,粗暴的擦法会损伤宝宝皮肤,更容易被便便中的细菌感染,导致红屁屁。

穿纸尿裤并不会影响男宝宝的生育能力

“纸尿裤影响男宝生殖发育”的说法,源于年一篇正儿八经的学术论文:《一次性纸尿裤造成阴囊温度升高》。这个研究有一个假设前提:小宝宝阴囊温度升高,导致成年之后精子活力降低。

但真相是:婴幼儿时期,男宝宝还不能产生精子,一般要青春期10岁以后才可能产生。试问,哪个男宝宝10岁后还穿纸尿裤?!

而且纸尿裤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了几十年了,那些早期使用纸尿裤的孩子们,如今都顺利当爹妈啦,咱还在瞎担心个啥?

想看往期精彩文章,戳下面标题:

今年流感异常凶猛,儿科爆满!宝宝出现这4个症状,可能是中招了

养娃5年,我终于过了当妈路上最大的坎

最新“宝宝用品黑名单”出炉,90%的妈妈都在花钱买危险

20分钟骗走46个孩子!教会孩子这3招,人贩子再无得手之机

9个月宝宝差点命丧温泉!天再冷,也别让宝宝做这6件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hj.com/wacs/126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