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甲沟炎专科治疗医院 >> 甲沟炎治疗 >> 灸疗精髓上病下治,左病右治,阴阳调和

灸疗精髓上病下治,左病右治,阴阳调和

 

不知道你们平时有没有发现,用指甲按身体某一个点,身体另一个点却会有针刺痛感?艾灸左侧足三里的时候,有可能你右边的足三里也会有热感。

你还可以试下,当左肩膀酸痛,按摩右肩膀对应部位,其缓解疼痛的效果反而更快。还有,当我们腰背疼痛时候,艾灸腿上的委中穴,疼痛很快就能消失。

这正是运用了中医学“左病右治”、“上病下治”的原理。中医有个极大的优势,就是整体观,当你遇到局部有病局部治,反复治疗不愈的,然后从整体观,上下入手,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常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种治疗方法非常简单,它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历代中医名家总结的精髓。

左病右治,上病下治是啥玩意儿

“《素问》:“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灵枢》:“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腘是指膝部后面,腿弯曲时形成窝儿的地方

为什么取穴能这么任性呢?

因为人体的四肢及躯干左右对称,并相互影响。12经脉气血相互流通的,其治疗思路源于“阴中求阳,阳中引阴”的道理。

阴阳互生,互根,在一定条件下还相互转化。在人体,上为阳,下为阴;左为阳,右为阴。所以才化生出了左右,上下病互治的疗法。

当然左右病,上下病互治,并不是说所有左右病,上下病都能互治,比如当你左臂痒痒,总不可能跑到右边去挠,而是主要针对经络针灸而言,常应用于缓解治疗四肢痛、腰腿痛。

“左病右治”治病的应用

最常用在四肢疼痛方面。

比如说当你左脚踝崴了,明摆着这种急性肿处没法艾灸或按摩,可能会加重瘀血和肿痛,此时先在左脚扭伤处轻轻按,找到最痛的那个点,然后对应到右脚相同的部位进行艾灸。凡是脚扭伤的人,都可用这一招马上止痛。

有一个朋友左手大拇指患了甲沟炎,痛得晚上都睡不著觉(当然该部位痛得不能按摩了)。马上去按捏右手大拇指上与左手相同的部位,结果当天他的疼痛就减轻了,两天后就全好了。

因为两边的经络是完全一致并相通的,你疏通右边的经络和气血的时候,左边也会跟着恢复,但绝对不会加重病情。

当腿脚疼痛麻木,就按揉另一条腿。膝盖冷痛,就艾灸另一个膝盖,有时候比直接艾灸阿是穴效果更好。

头痛医脚,上病下治典型应用

头顶痛

我们通常推荐艾灸脚上的太冲穴,因为头顶是肝经循行的地方,头顶痛归肝经管。而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可以治疗肝经引起的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胁肋痛等上半身的病症。

牙痛

艾灸合谷穴。虎口向后一寸左右的位置为合谷穴,具有清热止痛、镇静等作用,主治头部出现的牙痛、上火和发热等

头部上火

取涌泉穴:当你有虚火的症状,如咽喉炎、口腔溃疡、眼睛赤痛、痘痘,就可以取脚底板的肾经涌泉穴,艾灸引火下行来进行治疗。

腰背委中求

就是腰背疼痛艾灸或者按摩膝腘处,也就是膀胱经的委中穴这个地方。前几天某朋友腰疼,给她艾灸委中穴,她说委中到腰像过电一样。

除了针灸外,很多治疗养生方法都有运用到上病下治。比如泡脚也是上病下治很典型的例子。

还有不少虚证咳喘,用普通治肺的方法每每不行,而须用温肾等治下焦的方法处理;又如小便不通一般是下焦膀胱的证候,但用开肺气或补中气等治理上焦、中焦的方法,却能获得更显著效果。

几组上下搭配,效用神奇的穴位

1、百会——涌泉:主治神经系统疾病,如厥逆,卒中,休克等,或针或灸,一补一泻,有良效。

2、合谷——太冲:主治筋脉拘急,痉挛,抽搐,口噤以及头疼,牙疼,疝痛,无汗等症。

3、肩隅——环跳:凡肢体(四肢所发生的一部或半侧)痉挛疼痛,麻痹等,用之皆效。

4、少商——隐白:主治出血癫狂等疾。

5、天枢——足三里:可调治消化道诸疾,如腹疼腹胀,消化不良,泻泄,痢疾等。

肺俞——俞府:主治咳嗽,哮喘,咳血等肺部疾患。

6、命门——关元:主治一切虚脱,宜灸。

详细穴位查询

推荐阅读文章:

1、脾是女人的魂,灸好脾经守住魂,内外皆美就是你

2、一年中短暂的“黄金美容季”

祛斑、消眼袋、乌发的灸法全在这了

3、为何一进入秋季就咳嗽、鼻炎、皮癣?最强过敏方,当然属艾灸!

4、被夏天烧干的气血,乱补反添堵,用对艾灸,比十全大补汤还有效

5、久病难愈,都是经络被掐断的结果!它才是通经络最好的方法

6、上火下寒,根在中焦。中焦瘀阻,唯艾灸可一气贯通!

7、忍一步乳腺增生,忍不了子宫肌瘤

妇科病最怕这几个穴

8、女人患癌不是突发,癌变4步!每一步都能艾灸自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dnhj.com/wadzz/103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