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社会学家乔纳森·科尔(JonathanR.Cole)等指出:“对杰出研究的承认是支撑整个科学社会的支柱。如果不是只奖励做得好的研究,科学就可能堕落。”这既表明了科学成果评价的重要性,也对评价方法和效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中国自年前后开展科学成果评价研究以来,学者对评价机制、方法、标准、指标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探讨,产生了一批有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成果,但总的来看理论还不成熟。特别是,对科学成果评价的基础、本质等缺乏哲学层面的认识和清理,而多从实践角度出发强调评价过程的简单性、方法的可操作性、结果的绝对性,致使中国科技评价体系仍然存在基础性、结构性缺陷,出现了评价分类不明确、评价方法不规范、评价结果使用不当等问题。
从实际来看,由于科研活动的多样性,以往评价标准和方法过于简单化,难以满足不同类型科技工作的特点,因而存在不少矛盾。久而久之,中国科学成果评价工作逐渐陷入了很尴尬的局面。“被评的人、评人的人、管评的人谁都不满意,谁都有道理,谁都没办法,又谁都照着办。谁都在埋怨,却谁也怨不着。”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就在于对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想用一个简单的评价标准来以偏盖全。
1科学成果评价的复杂性
1)科学活动的复杂性
现代科学的学科分类异常复杂,而且科学正在向分化与综合两极发展,而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的、哪种科学、哪个科学问题最重要、什么样的科研成果是最好的等问题受科学传统、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军事需要、意识形态等复杂的语境支配。
2)科学成果的复杂性
在广义上,科学成果包括论著的审定发表过程,但一般主要指对已发表论著、鉴定项目的再确认、再评价过程。
从分类来看,有自然科学成果、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软科学成果;理论成果、实验成果、应用成果、技术成果;论著、专利、鉴定项目、科学会议主旨发言等;常规科学中的原创性成果、阐释性成果、综合性成果、应用性成果、交叉性成果,超常规科学成果等。不但这些分类复杂多样,而且其次级分类也很复杂。例如,著作包括专著、编著、教材、译著、科普、工具书,论文包括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应用模型、技术咨询、方案论证、软件、译文等;学科内部不但有传统各具特色的门类,而且科学的极度分化与高度综合趋势使其更加复杂,这就不能不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去哪最好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