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全国南北不少地区纷纷下起了暴雨,也引发了一些局地的灾害。
据中央气象台6月30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预计,6月30日14时至7月1日14时,贵州东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沿海地区、湖南中部、湖北东部、江西西北部、安徽大部、江苏北部和西部、广东西部沿海地区以及云南西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贵州东南部、广西北部、湖南西部和东北部、江西北部、安徽西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毫米);上述部分地区有短时强降水、局地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30~5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
▲图片来源丨中国气象局网站
其实,夏季雨水本来就有所增多,尤其是江南不少地区处于长时间的雨季。可是,大家都知道雨季这段时间的保健重点都是什么吗?
其实,就四个重点八个字,不知道的朋友,都看一下,把这段又湿、又冷的日子安全度过去,免去因此而生的病,就是咱们养生的最终目的~
重点一:祛湿
做做艾灸,喝点热粥
下雨天,洗过衣服都要几天才能干。而如果湿与热同时存在,热的时候肌肤腠理完全打开,如果突再受湿寒入侵,那就离生病不远了。
所以,在连续的阴雨天里,打好“祛湿战”是一个很关键的重点。祛湿的方法,可用外治法、也可用内治法。
外除法
艾灸,把湿邪逼出来
指导专家
医院中医科主任韩莉
韩莉提醒大家注意: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吹空调或外出,不可过分贪凉,防止受湿、受寒。加强室内通风,但晚上睡觉最好关上窗户,或只开一窄缝,不要着凉。
艾灸指导
取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长期施灸可调理气血、补肾固精)、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每次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
对于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化湿。
对于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
内除法
薏仁红豆粥
指导专家
医院中医科主任宋恩峰
宋恩峰推荐平时多吃点赤小豆、茯苓、冬瓜皮、薏苡仁、山药等健脾祛湿的食物。比如把薏仁炒一下,然后和赤小豆搭配一起煮粥吃,祛湿的效果更强劲。
另外,平时多吃点大蒜、马齿苋,适当吃点辣,可以防治暑湿及由此带来的腹泻。
重点二:保暖
三个部位做好防寒保暖
夏天的温度虽然普遍偏高,但是阴雨之时不同,太阳隐蔽,人体虽感觉不到冷,但没有阳光的滋养,维持生命之本的阳气虚弱,所以寒邪也容易在此时侵入。所以,第二个重点就是保暖。
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李东晓
李东晓表示,在阴凉的雨天,脖子、腰肾、脚踝这三个部位应做好保暖,以免受寒引起相关部位的疾患。
暖颈
扩胸仰头抻筋骨
专家表示,让脖子不受寒,最简单的就是戴围巾或穿高领衫,让脖颈不露在外面。
还可以扩胸仰头抻筋骨,即双手交叉放在颈后,同时扩胸,头向后仰,手臂向前用力,使得脖颈与手臂形成“抵抗”之势,锻炼头颈部肌肉。
暖腰
按摩疏解受凉不适
老年人中比较高发的寒湿性腰痛主要就是腰部受风寒侵袭引起,在阴雨天会加重。而女性腰部受寒引起的气滞血瘀,会影响卵巢等生殖系统机能。
除了戴腰围保暖外,也可通过按摩疏解不适。双手交叉,快速揉搓,把手掌搓热后直接捂在肾俞穴(俗称“腰眼”,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上,用手掌温暖腰肾,同时双手顺时针按揉。
暖脚
穿稍厚的袜子
脚踝部有多个穴位,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建议下雨天穿稍厚的袜子,凉鞋之类也不要穿了,千万别因为怕雨水灌进鞋子里而穿凉拖。此外可以泡脚保护脚踝,用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即可,加些中草药效果更好。
其中具有温经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干姜、桂枝;有活血通脉功效的有:红花、当归、鸡血藤、艾叶。使用时不同功效的中草药可搭配使用,一般来说,每种选用10克即可。
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使用前询问医生。
重点三:除菌
衣物、食物、环境都要除
夏季雨天的温度和湿度都适合真菌的繁殖,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患上由湿邪、真菌或者过敏等引起的皮肤病等问题,比如湿疹、体癣、脚气、霉菌性阴道炎、过敏性荨麻疹等等。
▲左侧为发霉的墙面
医院皮肤科主任温焗
医院皮肤科主任温焗说,尽管阴雨天是容易患上皮肤病的天气,但如果做好准备工作,还是可以将患病几率降低的。预防可从以下方面注意:
1.衣物不要攒着洗
雨季洗衣篮或洗衣机内筒潮湿,易滋生霉菌。被汗浸湿的衣物也容易发霉。此外,积累大批衣物一起洗涤,不易让洗衣液充分接触,难以洗净。
建议每次洗涤量最多占洗衣机内筒容积的70%左右;洗衣机本身也是霉菌最容易生长的地方,最好1~2周就用专门清洗剂给洗衣机内筒做一次消毒。
2.衣服不宜摆太密
摆放太紧密,会阻碍通风,导致湿气聚集,从而滋生霉菌。可用空调、干衣机或取暖设备烘干衣服。
3.内裤要烫洗
女性的内裤要常用开水烫洗,晾后如果手感潮湿,最好用熨斗熨一下去除湿气,阻止霉菌侵害健康。如若发现白带增多、稀薄,呈豆渣样,外阴瘙痒并有灼痛感等,可能是患有细菌性和霉菌性阴道炎,应及早就医。男性也要注意,否则可能会传染给伴侣。
4.厨房卫生勤除霉
卫生间、厨房等都是最容易滋生霉菌的地方。阴雨天气,更要时刻保持卫生,注意通风、清洁等。还要保持干燥,灶台、砧板做好清洁,防止霉变。
5.别穿拖鞋淌雨水
阴雨天切忌光脚穿鞋,也最好不要穿露脚趾的鞋子,尽量穿着透气性好的鞋子和袜子。下雨天穿过的凉鞋,第二天最好不要继续穿,以免诱发真菌感染。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雨天莫蹚水,最好穿雨鞋防糖尿病足。如果皮肤沾到了雨水,要及时将雨水擦拭掉,有条件时再用干净的清水冲洗皮肤。
6.雨后防蚊驱寒
大雨过后要注意防蚊。雨后多吃高秧蔬菜,如茄子、辣椒等。如果淋了雨,喝些降糖、或者花椒生姜泡泡脚,除湿寒,能抗菌防感冒。
重点四:防病
雨天风湿痛用中药泡泡脚
雨季会令脚癣、感冒、风湿腿痛等处于高发或加重的状态,应对策略如下:
防皮肤病
保持干净、干燥
指导专家
医院皮肤科主任刘雪梅
广医院药剂科曹君
医院皮肤科主任刘雪梅介绍,穿凉鞋蹚了不干净的渍水,金黄色葡萄球菌停留在脚趾甲缝里面,易引发甲沟炎,可采用硼酸粉化水泡脚。而穿了潮湿的鞋袜会引发真菌感染导致脚气发作,可在温水中加入食盐泡脚,食盐有除菌功效,能有效防止皮肤病。不过,脚有破损时不要用盐水泡脚。
广医院药剂科曹君指出,足癣患者如出现破溃,应设法先使创面干燥后再用霜剂,不能用酊剂;皮肤变厚、有裂口应用软膏。建议足癣患者每天涂两次药,持续至少3~4周。切记,要在症状消失后再巩固用药一周。对脚癣病菌接触的鞋袜杀菌、消毒,保持脚的干净和干燥。
生姜枣茶
防鼻塞头痛
夏季雨水增多,气温波动较大,如不慎受凉或淋雨,极易引起感冒,导致鼻塞、头痛。建议多喝驱寒暖胃的生姜大枣茶,淋雨后做个单姜汤也不错,生姜三到五片,水熬一刻钟即成。
此外,还可常按风池(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合谷(在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迎香(鼻翼两侧)这三个穴位,以祛风通络,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
中药泡脚
防雨季风湿痛
指导专家
湖南中医院风湿内科教授王莘智
湖南中医院风湿内科教授王莘智说,阴雨天风寒湿邪易乘虚侵袭人体,邪气流注经络肢体关节,导致出现关节、肌肉、骨骼等局部或全身性疼痛。
建议此时不能贪凉,不能冲凉,不用凉席、凉床,注意关节保暖。此外,可试试中药泡脚。
泡脚方
独活15克、牛膝15克、威灵仙15克、续断16克、川芍10克、麻黄15克、桂枝15克、当归12克、红花12克、乳香12克、没药12克、豨莶草15克、海风藤15克。
用法
上药用水浸泡10分钟,用布包煎沸15分钟,倒入盆内待温度适宜后,浸泡双足30~40分钟,一剂药可煎2次,早晚浸泡。
寒、风、湿、暑、燥、火,是中医里的致病六邪,阴雨的夏天,就占了至少四种。
这份《雨季保健手册》千万收藏好,也放到朋友圈里提醒朋友们看看,希望大家在这连绵的阴雨天里少得病、得了病的快点好,这就是我们长寿健康之家对大家最诚挚的祝福啦~
觉得不错
底部点赞支持小编吧
推荐精彩内容
关节痛吃它、眼睛花吃它、心脏病吃它…别再乱吃药了!点此查看
茶中“阿司匹林”,每天12克,降脂护血管,能用一辈子~点此查看
本文由“健康长寿之家(ID:csjkzj-)”编校发布,部分内容参考自:《快乐老人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分享,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合作请后台留言。本文建议配方、方法为基本方,具体请遵医嘱。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长寿秘籍↓↓
健康生活由您掌控
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