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天
科目二汇总
一
单选题
1.公认为世界上最早论述教与学问题的著作是先秦时期思孟学派的()。
A.《论语》B.《大学》
C.《孟子》D.《学记》
识记题。考查对知名著作历史地位的了解。我国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
正确答案:D
2.在中央文件中首次使用“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是()。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年6月,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义务教育”的概念;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
正确答案:C
3.裴斯泰洛奇认为:“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无目的论
B.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效能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D.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强调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体自我实现。“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即强调出人的发展。
正确答案:B
4.人的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这体现了人的发展的()。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过程,高级的心理是在低级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心理发展又是逐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表现为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正确答案:C
5.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A.爱国主义教育
B.政治教育
C.劳动教育
D.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德育相对体育、智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因此,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政治教育,本题选B。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属于政治教育,劳动教育属于道德教育。
正确答案:B
6.对先进生的教育是班主任开展个别教育的重要内容,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B.要适度的表扬,不能过多
C.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补偿心理
D.注意防止自满
在班里那些思想好、学习好、纪律好、劳动好、身体好的学生一般称为先进生。先进生的教育一般要: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先进生对挫折的感觉尤为强烈,如果班主任不及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补偿机会,他们也许一蹶不振,所以应满足先进生的补偿心理;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正确答案:A
7.治疗恐怖症常用的方法是()。
A.森田疗法
B.体育疗法
C.认知疗法
D.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由沃尔朴在首创,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而恐怖症正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因此,系统脱敏法是治疗恐怖症的常用方法,使用这一方法最好要及时进行。故答案选D。森田疗法主要治疗强迫症或焦虑症。体育疗法主要治疗躯体或身心功能上有缺陷的人,如慢性疾病患者、老年患者、残疾者等。认知疗法主要适用于认知障碍(如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的个体。
正确答案:D
8.新课程强调教师向学生学习,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观点,这主要要求师生之间建立的关系是()。
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
C.心理相容D.教学相长
本题考查的是新课改中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教学相长”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跟题干相符合。A“民主平等”它要求教师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并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同时也要求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学会合作和共同学习。B尊师与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赖,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C心理相容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表现为师生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平等合作。
正确答案:D
9.教师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因素存在于学生身上,只有借助于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得到证明,这体现了教师劳动价值的()。
A.滞后性B.长期性
C.隐蔽性D.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滞后性: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教师劳动的价值,要在学生进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之后才能最终得到体现。而一旦体现出来,教师及其劳动已成为过去,常常被人淡忘;长期性:教师劳动的成效并不是一时就可以检验出来的,而是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才能看到结果;教师劳动的隐蔽性(间接性):教师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因素存在于学生身上。因此,教师劳动的价值,只有借助于学生对社会的贡献才能得到证明,而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及时显露出来。
正确答案:C
10.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
A.社会适应B.精神状态
C.精神面貌D.社会化人格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正确答案:A
往期习题
●第1天:教育与教育学
●第2天: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
●第3天:教育目的
●第4天:教育制度
●第5天:学生与教师
●第6天:课程
●第7天:学习策略
●第8天:学习动机
●第9天:学习迁移
●第10天:知识与技能
●第11天:态度与品德
●第12天:德育
●第13天:心理健康教育
●第14天: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
●第15天:课堂管理
●第16天:教育途径课外活动
●第17天:教师心理
●第18天:教师实施
●第19天:教师评价与反思
坚持打卡每一天
做完题目记得留言打卡哦!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一起考教师app,新用户专享1元购5本教资考点大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