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能力、考好成绩|专业、专心、有态度
认准“杨摩西老师”的“高考政治”
经济增速断崖式的下跌乃至崩溃被称为“硬着陆”,而由高速发展平稳过渡到一个合理的区间持续稳定发展则是“软着陆”。
材料二 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的中国经济,在多年连续“两位数”高增长之后,增速趋缓;下行压力增大。对此国际舆论褒贬不一,有一股“唱衰中国论”断言:中国的经济模式正在“碰壁”,而且碰的是“像长城那样厚的壁”;如果中国未能做出需要的经济转型且惊人成功,完全可能最终落得个惊人失败。但大多数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材料三 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也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最大自信。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中国经济“软着陆”支招。(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的角度,分析说明“唱衰中国论”的荒谬性。(10分)
(3)综合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以“时下的中国自信”为主题写一篇时事短评。(6分)
(1)①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④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⑤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0分)
(2)“唱衰中国论”没有认识到: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主动降低发展速度是为了协调经济、生态、民生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更健康的发展。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这有利于我们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③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国的发展需要经济增长的速度,更需要经济增长的质量,我们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水平。(10分)
(3)①我国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结合起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4分)②我国始终不渝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中国的和平发展将对世界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2分)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中国经济“软着陆”支招,属于措施类试题,即应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经济平稳发展,是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解答时可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等角度进行阐述。
(3)本题要求综合运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以“时下的中国自信”为主题写一篇时事短评,属于是开放型题型,考查学生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发散思维能力,是一道限制性开放式问题。从政治生活角度,可从政治制度自信、领导自信、外交政策自信、和平发展的道路自信等角度加以说明;从文化生活角度,可从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等角度说明。
考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辩证的否定观,我国的政治制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
点击底部广告支持摩西老师感谢您的参与赞赏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