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旦发生糖尿病足,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一个小小的破口没有注意,不及时补上那个溃烂的“小洞”,导致最后不得不面临截肢的悲剧。
最近,45岁的糖尿病患者陈女士就因为一个小创口未及时处理,如今却要面临截肢的风险。
两个月前,陈女士坐公交车时被人踩了一脚,当时不觉得疼。回家脱下鞋子看了一下,一个脚趾头擦破了点皮,陈女士觉得没什么大事,也没有放在心上,医院去就诊。然而几天后,她在洗脚的时候却发现伤口有点发炎了,破溃、流脓,又过了几天,整个脚趾头开始发黑,溃烂的面积越来越大,逐渐扩散到整个脚面。
医院就诊,可由于她的血糖控制欠佳,加上治疗的延误,如今陈女士的脚面临着被截肢的危险。
医院内科主任边铁群介绍,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足溃疡是糖尿病足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了减少该病的发生,应早期识别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和对危险情况的处理,这对于预防和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十分必要。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预计到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增长到3.80亿,而在糖尿病患者中有15%~20%在其病程中会发生足溃疡。糖尿病是许多国家截肢的首位原因,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40倍。非创伤性截肢患者中,大约50%以上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进行的,其中85%是由足溃疡所引起的。
糖尿病足十大高危人群
◆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
◆穿不合适的鞋。
◆足的卫生保健差。
◆有足溃疡的既往史。
◆神经病变和/或缺血性血管病变的症状(前者如足的麻木、合并足部触觉或痛觉减退或消失;后者如运动引起的腓肠肌疼痛或发凉)或体征(前者如足部发热、皮肤不出汗、肌肉萎缩、鹰爪样趾、胼胝,皮肤皲裂;后者如足发凉、皮肤发亮变薄、脉搏消失和皮下组织萎缩)。
◆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严重肾功能衰竭或肾移植、明显的视网膜病变)。
◆其他的危险因素(视力下降,影响了足功能的骨科问题如膝、髋或脊柱关节炎)。
◆个人的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差,老年或独自生活,拒绝治疗和护理,吸烟,酗酒等)。
◆糖尿病诊断的延误。
糖尿病患者护足应注意以下几点
◆任何时候,不要光脚行走,以免足部受损。
◆洗脚时,先用手试水温,避免水温高而引起足部烫伤;洗脚后应用柔软毛巾将趾间擦干。
◆穿着干净舒适的棉袜,袜子太紧会影响足部血液循环。
◆鞋子宜宽大一些,透气要好一些。穿前应看看鞋里是否有异物,鞋跟不宜过高。
◆剪趾甲时,应该平剪,不可为了剪趾甲而损伤甲沟皮肤,甚至引起甲沟炎。
◆足部皮肤干燥时,可涂抹油脂。
◆足底如有胼胝(又称为鸡眼),不要自己处理,应该由专业人员修剪。
◆如自己检查足部有困难,可借用镜子观察足底有否胼胝、皮肤破溃等。
◆戒烟。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吸烟严重者易发生周围血管病变。
◆控制好血糖血压。
◆寒冷时切忌用热水袋,暖水壶或电热毯保温,以免足部烫伤。
医生提醒
糖尿病患者,平时要多观察足部,避免高水温泡脚,如果在生活中不慎引起足部皮肤破溃,不管伤口多小,都要加强重视,及早就医,避免引起严重后果。
(来源:医院)
小编邀你收藏萧山日报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