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疫情、抗震救灾、人禽流感防治、新冠疫情……凡遇传染病防控领域重大突发事件,总能看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蔡恩茂不眠不休的身影。
刚刚过去的年,注定深深地烙印在千千万万人的心中。对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传染性疾病控制主任医师蔡恩茂而言,这又是一个让他多了许多不眠之夜的一年。
时光回溯到一年前。
年1月15日,医院发热门诊接诊了一位武汉来沪患者。
1月16日,正在外区开会的蔡恩茂脚还没有踏上讲台,手机便响了。电话中了解完基本情况,蔡恩茂中午便赶回长宁。
“当时,在临床诊断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我们就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技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蔡恩茂回忆道,“接着,该患者第一次核算检测为弱阳性,第二次采集肺泡液进行基因测试,结果百分之百符合新冠基因标准。”
于是,该病人经初步检查后被列入可疑病例收治隔离,并按程序上报,5天后经国家卫健委复核,确诊为上海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而这一系列应急反应,为全市提前做好新冠防控赢得了时间,成为疫情防控的“吹哨人”。
病人确诊了,如何妥善安置又是一个重要问题。放在哪个病房?病房如何布局?并没有先例可寻。
于是,医院,蔡恩茂选择了位于走廊顶头、下风向的一间作为隔离病房,并在楼道上挂上窗帘,与其他病房隔开,
与此同时,医院一起,对所有接触过这位病人的医护人员、工作人员进行排摸。经过反复回看监控视频,医院共有40多人与该患者有过接触,但最终只把一名收银员定为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我们发现,所有接触该患者的工作人员中,只有这位收银员没有佩戴口罩,其他人都有相应的防护措施,所以并不需要纳入隔离者的行列。”蔡恩茂说。
去年2月份,一位体温37.3℃的医院就诊,预检时认为该患者不是因为呼吸道引起的发热。于是患者先来到内科就诊,又因为其患有甲沟炎转到外科,可最终患者被确诊为新冠病例。
这样一来,医院与该患者有过密切接触的有近30人。然而,这近30人全部被蔡恩茂“无罪释放”了。
“所有有过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都佩戴口罩,身穿二级防护服,不可能有感染的可能。”蔡恩茂告诉记者,那位曾经接触过患者脚部的医生也被排除了,因为新冠病毒传播的途径是通过飞沫,而不是通过脚。
与此同时,蔡恩茂第一时间组织制定了《长宁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防控技术方案》。根据技术方案,开展内部应急小分队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个人防护、疫点培训、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组织模拟实战演练等相关工作,同时对发热门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院内感染防控、流行病学诊断依据培训及督导,并多次召开区级医疗专家组会议,明确新冠诊断标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新冠疫情肆虐的那些日子,“不眠不休”就是蔡恩茂最真实的写照。
年1月24日除夕夜,还没有吃年夜饭的蔡恩茂突然接到区卫健委命令:区里要安排建立密接(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观察点,必须当晚21点前完成集中隔离点选址任务。于是,蔡恩茂随便抓了点吃的放到嘴里,便冒雨前往备选点位,及时完成了实地评估,并提出符合要求、能作为密接隔离观察点选址的多套方案。从技术层面,对密接隔离观察点布局、个人防护、密接人员通道、医护人员通道等进行具体指导和落实;
疫情发生以来,区疾控中心领导班子制订了领导轮值制度,确保每天24小时有班子成员实体值守。蔡恩茂却从排班表上“消失”了,原来,他几乎每天都在当班,夜以继日地忙碌在防控一线,医院隔离病房、集中医学观察点、虹桥机场航站楼内到处都有他指挥的身影和匆忙的脚步;
鼠年大年初五的例会之后,疾控中心班子领导“命令”蔡恩茂回家休息,并帮他打了车。谁知,途中接报了一起疑似病例,这辆送他回家的车子调了个头,医院;
蔡恩茂领导的小分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目的是更精确地获取被调查者的发病史、旅行史、接触史等信息,为分析疫情的传播路径、控制疫情进一步传播提供关键的依据,对整个防控疫情工作至关重要;
在全国疫情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后,防控工作进入内防反弹,外防输入阶段后,为做好复工复学复市复展的防病保障,在学校、在商务楼宇、在展会现场随处可以见到他的身影;
……
年11月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了。此次,蔡恩茂的“火眼金睛”再次“大显身手”。
进博会期间,驻守在长宁的某特警支队出现几例腹泻病例,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并不属于食物中毒。
“我记得那是个周六的晚上,病人增加到了二三十例,于是第二天我便和同事一同赶到他们的驻地。”蔡恩茂告诉记者,凭着多年的经验,他认为有可能是诺如病毒感染,便连夜与警队领导进行沟通。
“警队的领导告诉我,他们周一要保证人进场馆执行任务。于是,我们把有症状的几十人隔离在一栋楼里,并在周一一早对没有症状的特警进行检查,将阳性的隔离,阴性的可以去执行任务。”最终的检测结果也证实了蔡恩茂的判断。经过检测,有40多人感染诺如病毒,而病毒检测为阴性的特警也在规定时间内进入场馆,圆满完成了任务。
不仅如此,进博会期间,蔡恩茂还亲自带领区疾控、10个社区卫生服服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共计100余人,两次入住进博会场馆,现场坐镇指挥顺利完成人采样任务。并制订《上海市长宁区进博会大人群核酸混采检测工作方案》,在上海市首次尝试使用1:10、1:5不同方法“混采”的新方式,为以后大人群采样,加快采样速度,提高核酸检测的效率,提升区疾控队伍的防疫水平,做了有益探索。
秋冬季来临,面对可能出现反弹的疫情,蔡恩茂又第一时间组织专家进行疫情研判,根据可能出现的散发病例、聚集性疫情、暴发情况等情况,制订长宁区应对各种疫情的不同技术方案,做到精准施策,科学防控。
从来都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从事公共卫生工作三十余年,在蔡恩茂的心中,以己之力,换万家平安,早已是生命的追求。
猜你喜欢
这些难题…协商解决!
长宁这些“生活空间”获设计大奖!
长宁这些在建项目,你最期待哪一个?
长宁新开的6家菜场各有特色,每家都想去打卡!
喜报!中山公园被评为“上海市五星级公园”!
记者:赵立
编辑:毕扬静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长宁官方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