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
学科知识类
1.王力《古代汉语》
2.黄伯荣《现代汉语》
3.唐汉《汉字密码》
4.章熊《简明·连贯·得体——中学生的语言修养和训练》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6.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7.林贤治《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
8.王富仁《古老的回声》
9.雪登·凯许登《巫婆一定得死——童话如何形塑我们的性格》
10.布鲁姆·贝特尔海姆《永恒的魅力——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
1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12.《名师课堂实录》钱梦龙、宁鸿彬、于漪、郑桂华等。
13.大量优秀文学作品
教育类
1.爱斯米·科德尔《特别的女生萨哈拉——一个孩子的特别成功经历》
2.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3.马克斯·范梅南《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5.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6.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
7.《三种心理学》
8.高觉敷《西方教育心理学发展史》
9.李茂《今天怎样“管”学生》
10.克拉克《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
11.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12.艾伦·布兰克斯坦《创建优质学校的6个原则》
13.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14.朱永新《新教育》
15.李镇西《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
16.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
17.雷夫《第56号教室的奇迹》
18.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
其他
1.文学理论
2.北岛《时间的玫瑰》
3.朱光潜《谈美书简》
4.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5.斯威布《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6.房龙《圣经的故事》
7.杜维明《儒教》
8.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9.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国史系列》
10.霍金《时间简史》
11.萨缪尔《爱因斯坦的圣经》
12.法布尔《昆虫记》
13.商友敬《教师人文读本》
14.夏中义《大学人文读本》
15.林达《近距离看美国》
16.《傅雷家书》
第二阶段:
学科知识类
1.周振甫《诗词例话》
2.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
3.钱理群《心灵的探询》
4.孙绍振《文学性讲演录》
5.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教育类
1.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
2.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
3.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5.怀特海《教育的目的》
6.戴维·伯姆《论对话》
7.姜国均《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
8.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9.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10.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
11.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自卑与超越》
12.弗洛姆《逃避自由》
13.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14.杜福尔《有效的学习型学校——提高学生成就的最佳实践》
15.费尔兹《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
16.帕尔默《教学勇气》
其他
1.李泽厚《美的历程》
2.宗白华《美学散步》
3.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
4.爱克曼《歌德谈话录》
5.罗素《西方哲学史》
6.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7.曼彻斯特《—年美国实录:光荣与梦想》
8.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9.曹锦清《黄河边上的中国》
10.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
11.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12.麦特·里德雷《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
13.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14.房龙《宽容》
15.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的真实游戏》
第三阶段:
学科知识类
1.王国维《人间词话》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
3.文学名著
教育类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2.H.A.奥兹门《教育的哲学基础》
3.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
4.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理解课程》
5.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
6.《大学》
7.《论语》
8.《学记》
9.佐藤学《课程与教师》
10.佐藤正夫《教学原理》
11.达克沃斯《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集》
12.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
13.皮亚杰《儿童心理学》
14.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
15.弗洛伊德、荣格、斯金纳等人的著作。
其他
1.丹纳《艺术哲学》
2.哈维·寇克斯《基督宗教》
3.阿部正雄《佛教》
4.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5.哈维尔《哈维尔文集》
6.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7.佩雷菲特《官僚主义的弊害》
8.波兹曼《娱乐至死》
9.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10.曹天元《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11.费曼《别闹了,费曼先生》
12.吉姆·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
13.吴建宏《首先,打破一切常规》
14.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15.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
16.卡逊《寂静的春天》
赞赏
当前时间: